2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APC基因E15突变检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y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以结直肠超过100枚腺瘤性息肉为主要特点。部分患者可并发硬纤维瘤、上消化道息肉、甲状腺癌、壶腹周围癌等大肠外肿瘤。如果不加治疗,其恶变率几乎达到100%。遗传性FAP表现为常染色体延迟显性遗传,患者的子女发病率约1/2。基因诊断FAP患者,并对其亲属进行致病基因筛查,可以早期发现症状前患者及携带者,进行重点监控,早期治疗,对降低本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认为APC基因突变是结直肠肿瘤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APC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该基因可发生胚系(germline)突变或体细胞(somatic)突变,胚系突变是FAP的重要遗传基础。APC基因突变形式主要为缺失、插入、点突变、重复或终止密码突变,60%以上的突变发生在APC基因的第15外显子。我国FAP患者APC基因胚系突变的相关报道少见,对其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于探讨FAP的发病机制、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降低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检测2个FAP家系中患者及亲属APC基因第15外显子突变,为探讨FAP的分子机制、评估APC基因突变在FAP基因诊断、预测生存率方面的价值提供资料。方法2006年10月~12月,共调查了来自河南的2个FAP家系,2个家系同意检测并取得知情同意。抽取9例患者和24例表型正常的血缘亲属为实验组,1例散发型FAP患者和2例随机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为汉族,性别、年龄相匹配。2%EDTA-K2抗凝,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SSCP筛选APC基因第15外显子,可疑突变片段与部分对照扩增产物送中科院基因研究所纯化并测序。结果电泳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PC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均与预期目标一致,实验组DNA电泳条带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现可疑片段。每组均随机取3个位点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未见异常。结论(1)本文检测来自2个家系的FAP患者APC基因第15号外显子,未发现突变。(2) APC基因诊断不应做为FAP基因诊断的唯一依据。(3)本实验中的FAP患者是否存在其它基因突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
其他文献
假新闻的存在,在某一方面是为了迎合新闻受众的情绪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假新闻中的受众情绪,以期加固受众自身的心理防线,提高新闻的事实核查能力,为新闻报道
【正】 在从重庆到武汉的长江“巴山”号轮船上,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国家的一些著名学者、专家,就宏观经济管理问题介绍了国际经验。我们社会科学院的几位同志参加了会议,
<正>一北京地区博物馆发展现状截止到2006年,北京地区注册登记的各类博物馆已达133座,在数量、规模和类型上均居全国首位。这些博物馆不仅保存了北京特色的文物藏品,还有代表
会议
目的:比较中国知网与百度学术中文献被引频次是否相同,为被引频次检索拓展可能的检索工具提供依据。方法:以《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发表的论文作为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新鲜血液,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厚植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大学生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促进其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重从方法路径上加以探析,着力提升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厚植;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路径  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牢记
【正】 关于原始公社制的社会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观点上来看,血缘的、家庭的、婚姻的关系,对于这一历史阶段起了莫大的作用。因此,根据
目的探讨胆囊癌患者家庭亲密度及舒适性与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2018年1月~12月应用中文版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心理弹性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对46例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中国,胃癌占消化道肿瘤的首位,每年约16万人死于胃癌,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
为了理解统计和概率,学生必须直接与数据打交道.这意味着以学生对他周围世界自然而然的兴趣为基础.要在教学中结合生活事例展示统计的广泛应用,引导学生学会用数据来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