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g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虽然手术、化疗等治疗手段不断改进,但卵巢癌5年存活率不足50%[1]。卵巢癌的高死亡率主要是因为肿瘤早期不易发现,这是由卵巢特殊的解剖位置决定的,卵巢深居盆腔,不易探查。其次临床上缺少行之有效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方法,这是造成卵巢癌高死亡率的又一因素。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有效的早期诊断卵巢癌的方法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和深入,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   STAT3是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浆内并与酪氨酸磷酸化信号通道偶联的双功能蛋白,其过度激活可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及恶性转化[2]。近年研究发现STAT3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中活性增强,如乳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脑瘤、非小细胞肺癌和各种白血病等[3-10]。通过本实验,探讨STAT3蛋白在卵巢癌中的高表达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临床分期、细胞学分化、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STAT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30例卵巢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   卵巢癌STAT3蛋白表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27,p<0.05)。早期卵巢癌(Ⅰ~Ⅱ期,FIGO分期)STAT3蛋白表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7,p<0.05)。晚期卵巢癌(Ⅲ~Ⅳ期)STAT3蛋白表达高于早期(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1,p<0.05)。卵巢癌STAT3蛋白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无关(X2=0.27,p>0.05);卵巢癌STAT3蛋白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X2=0.75,p>0.05)。   结论:   STAT3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蛋白表达情况有可能成为卵巢癌临床早期诊断及分期的有效指标。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越两国的开放,大量的越南妇女远嫁到了我市的农村,在解决部分人婚姻问题的同时也就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中越混血儿童(在此需要声明的是,说他们是中越混血儿童,并不带有任何的歧视的意味,只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今这些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和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儿童的教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
摘要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学生去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探究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初中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让每个学生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发掘每个学生,无论学习程度的好坏,潜能得以开发。因此,积极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主动交互式学习模式”实践与探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所谓学生的主动学习,就意味着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学生在学习中自主
摘要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观察能力是每一位生物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性,科学的学习要从观察入手,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通过各种感官去感知所学习的对象。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中学生物教学,长期以来受盲目追求教学成绩指标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沿袭“讲”、“背”的陈规陋习,不仅极大的遏制了
摘要“爱护动物”教育对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现阶段很多学校还无法提供专门的时间、人力、物力来完成“动物保护”教学的情况,结合中学生物教学内容,初步探索了在初中生物课堂渗透动物保护意识的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爱护动物”教育,是一种高尚道德和善良爱心的培育,是一种生态哲学和社会责任感的普及,还是一种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