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众有效参与城市规划——以上海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Wi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为主要的讨论对象,首先描述了国内外 有关公众参与的现状情况,以及理想状态下公众参与的模式。通过对比,找到我 国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论文选取了上海市同济新村为 实证研究的对象,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形式,分别对同济新村的居民和 上海的规划人员进行有关公众参与内容的调查。论文以调查数据的结果作为分析 依据,对居民及规划人员关于公众参与的认识和行为作了总结分析。之后,进一 步对比居民和规划人员在公众参与一些基本问题上的认识,寻找出存在于规划人 员思想中或者行为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对造成规划人员这些思想或行为的原因 做出分析,同时指出,这些不足之处正是阻碍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难以有效 推进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同济新村 规划人员 居民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发展需求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居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住宅是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发展绿色住宅日渐成
近几年,随着广州市白云区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住宅区建设规模的扩大,白云区的居住条件已逐步从早期满足单一居住需求的建设模式向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居住区模式转化,居住质量有
近年来,诸多底层架空建筑规划设计实例的出现引发了作者对城市设计领域中具体形态设计手法潜在的生态思想的探讨。通过对底层架空手法的现实成因,历史沿革以及其生态意义的研究
学位
在住区的规划和设计中,环境对于住区整体品质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近年来,这一点已经在相关专业领域取得共识.随着住区建设高潮的到来,关于住区环境的各种探讨也相继引
从整体上说,人类目前正处在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过渡时期,即所谓后工业化时代.这是一个新事物层出不穷,高速发展的时代,变化是这一时代的特点和趋势.就居住空间及环境而言,
三线建设作为重要历史事件,对我国的区域生产力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样的重大变化不仅影响一、二线城市的发展,更直接影响了三线城市的发展。本文从工业建设、设施配套与城市发
中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大部分地区具有夏热冬冷的气候特征,在这些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为了维持舒适的室内环境,建筑必须大量的使用制冷采暖设备,这样又造成能源浪费、
快速公交自上世纪70年代在南美库里蒂巴兴起以来,正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大城市的快速公交系统
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条件之一,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作为城市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性住房在解决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改
城市夜景观是一个集照明技术、艺术效果和景观类型等多方面结合为一体的结果。城市夜景观在当代信息量剧增的大背景下,拓展了新的内涵,即成为信息时代下一种特殊的信息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