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过渡期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其应用效果评价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8947816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针对国内ICU过渡期护理实践和研究缺乏科学规范的流程和方案的现状,构建一套符合国情的ICU过渡期护理方案,并通过类实验性研究对方案的效果进行初步验证,以期提供科学、规范、持续的护理干预,促进ICU转出患者过渡期护理安全,降低ICU重返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混合研究设计,通过质性研究探索ICU过渡期护理的具体内容;通过专家咨询法构建ICU过渡期护理方案;通过前后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验证方案的效果;具体如下:1、文献分析。阅读、筛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取ICU过渡期护理的相关内容,归纳出本研究的概念框架。2、ICU过渡期护理实践内容的质性研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选取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护士、医生、ICU转出患者及家属共24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获得ICU过渡期护理实践的四个主题,包含7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3、方案的构建。根据上述质性研究的结果,确立了ICU过渡期护理的初步方案;选取了25位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专家咨询对方案的具体条目进行筛选和修改,最终形成ICU过渡期护理方案。4、方案的验证。采用类实验性研究的方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综合性ICU作为方案实证机构,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8-10月的ICU转出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月的ICU转出患者作为实验组,使用ICU过渡期护理方案。评价两组患者ICU重返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焦虑抑郁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1、通过质性访谈,分析归纳出ICU过渡期护理方案内容的四个主题,分别是患者入ICU之前的术前访视、患者转出ICU之前的评估与协调、患者由ICU至普通病房的院内转运以及患者转至普通病房之后的计划性随访。2、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涵盖了患者转入ICU和转出ICU两个过程、四个时间节点的ICU过渡期护理方案,包含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3、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ICU重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ICU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ICU过渡期护理方案的实施能够降低ICU转出患者的ICU重返率;2、ICU过渡期护理方案的实施能够缩短患者的总住院时间;3、ICU过渡期护理方案的实施能够降低患者转出过渡期间的抑郁水平;4、ICU过渡期护理方案的实施未能显示出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降低焦虑水平的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生产及农业活动的频繁,低浓度氨氮废水产量日益增加,成为当前水处理领域的典型废水之一。生活污水是该类废水的主要来源,若未经达标处理而排放至自然水体,其中的氨氮等富营养化污染物引起水体含氧量下降,严重破坏水生态结构。硅藻土作为一种天然含结晶水非晶质二氧化硅的蛋白石,由于其多孔的结构而具有混凝、吸附、过滤等作用,常被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我国硅藻土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在20亿吨
学位
轨道交通以其载客量大、效率高的优点成为解决城市人口出行问题的答案,而直线电机由于省去了旋转到直线的传动装置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直线游标永磁(Linear Vernier Permanent-Magnet,LVPM)电机具有推力密度大、效率高的特点更适合轨道交通领域。本文以一台LVPM电机作为控制对象,在基于双电源开绕组拓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180°矢量控制方法,这种方法结构简单,计算速度快;在
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PUR)因其环境友好性以及优良的粘接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粘接领域。但目前大多数PUR预聚物的分子量低,这导致了其初粘力差,不适合用来粘接具有高内应力材料。本文以多元醇为软段,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硬段,在异氰酸酯指数(R)为1.8的条件下通过本体聚合制备了PUR,并以此为基础样研究了各类树脂及其添加量(相对于多元醇与MDI的总质量而言)对PUR性能的影响。本
从水稻中的高度分枝(称为圆锥花序)到大麦(Hordeum vulgare)和小麦(Triticum spp.)中更紧凑的穗状花序,花序的形状因作物而异。然而,关于指定作物花序结构的分子基础知之甚少,尤其是大麦和小麦。为了更好地了解大麦花序发育的分子机制,本项研究选取大麦主茎顶端分生组织的三个分生组织阶段:小穗起始,花器官分化和花器官生长,并与营养组织2周龄幼苗对照,对其进行转录组、小RNA和降解组
本研究在对引自美国的104个无性系进行初选的基础上,以14个初选美洲黑杨无性系和3个已广泛种植的对照无性系I-69、南林-95和南林-895为研究对象,比较了17个无性系的生长、力学性质、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的差异,深入探讨了无性系木材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的时空变异规律,并基于综合材性指标对14个初选美洲黑杨无性系进行了优选评价,旨在选育出适宜工业用材林和纤维用材林定向培育的优良无性系,为我国长江中下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必要保障,是增加我国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如何在大力发展创新的同时对环境造成最小的伤害,是各大企业需考虑的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带动了绿色的新材料技术蓬勃发展,作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电池包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锂电池、镍氢电池以及电池的正负极片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核心技术也一次次被研发成功并实现了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新能源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业绩增长的同时研发支出也迅
木质纤维素是自然界储量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开发全新的木质纤维复合3D打印材料,不仅能为综合利用木质纤维原料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新方法,也能增加3D打印材料的种类及性能,为3D打印技术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论文重点研究了通过甘油高温润胀、微量硫酸处理结合机械处理的木质纤维素的微纳分散方法和机理,实现了微纳木质纤维素(MNLC)与聚乳酸(PLA)的复合,制备了MNLC/PLA复合材料并挤塑成3D打印
直线游标永磁(Linear Vernier Permanent Magnet,LVPM)电机兼具高推力密度与结构紧凑牢固的优点,在直线电机驱动的长行程轨道交通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是边端效应的存在使得LVPM电机对控制算法具有更高的要求。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是一种新型的控制策略,具有控制思想简单、动态性能优异以及能够处理多变量多约束问题等诸多优点,可以实现LVPM电机的高性能控制。本文在传统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对人类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生物炭是一类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结构的吸附材料,常被用于去除环境中的各类污染物。目前大多数关于生物炭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效率。却往往忽略了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从而导致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被高估,使得对生物炭与有机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的不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