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转向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uanhez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就是说,马克思以前的传统哲学是知识论哲学,在那里,普遍说来“知识之真”先于“生存之真”,后者从前者那里获得自身的存在根据。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实现了对传统知识论哲学的超越。在马克思看来,不是人的观念决定其存在,而是人的存在决定其观念;物质生产活动组建着人的源始的生存世界,而观念只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过程的反映:人的存在意义不在于到超验的理念世界去寻求,而就在变革现存世界的现实运动中即在共产主义的实现当中。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实现这一转向的历程、其生存论思想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生存论思想的比较以及马克思这一转向的意义。 论文共分五部分,包括引论和正文四节。在引论中,本文阐明何谓知识论哲学、何谓生存论哲学、生存论哲学的两条不同路径、马克思生存论思想研究的缘起及其研究状况。在第一章中,本文阐明知识论哲学的发展脉络、其主要特征以及知识论哲学的危机与哲学的生存论路向的开启。在第二章中,本文阐明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过程就是生存论哲学对知识论哲学的超越过程,其后是马克思生存论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章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与海德格尔“此在”哲学生存论思想之比较,着重指出两人在异化根源、异化摆脱途径认识上的根本差异处,从而道出两位哲人思想境界的迥异处:关注大众的生存状况与关注个人的内心体验的对照。第四章阐明马克思实践哲学生存论转向的意义(理论的与现实的),最后指出传统知识论哲学的两种超越的秘密都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人民大众的实践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对现实的历史性超越)。
其他文献
该文从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审计这个话题出发,强度在信息技术时代,如果不懂计算机技术,如果不将计算机技术迅速应用于审计实践,那么我们的审计质量将大打折扣.该文从审计理论、
本文根据技术社会形态理论,从科学技术哲学视角,探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科学技术进步同发展观的演变历程,目的是通过分析,得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结论,认为科学技术进步对发展观的影响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是当代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西方哲学诠释学的最重要代表,他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成为现代诠释学的经典之作。在本书中,加达默尔提出了一系列
作为生活于明代中后期的思想家,吕坤(公元1536—1618)的哲学思想已经被当今的许多学者所涉及,而他哲学思想中的道论部分相对来说讨论的人并不多,即使有的学者提及到了,但却显得比
基于分裂窗算法和地表温度日周期变化模型,探讨了利用多时相热红外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方法。首先,利用分裂窗算法及地表温度日周期变化形式,推导了多时相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方法。其次,利用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以2006年夏季在禹城观测的3d地表温度、气温及大气水汽数据做为输入参数、变化观测角及比辐射率,模拟了一日多个时刻与风云二号(FY-2D)波谱响应函数一致的亮温数据,基于此,模拟数据
诺齐克和德沃金分别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法哲学家。由于“权利”是他们二人哲学中的中心概念,故可称他们的理论为“权利理论”。二者的理论均发端于近代洛克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