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力法化学氧化聚合制备纳米聚苯胺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sam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苯胺是一种典型的本征型导电聚合物,它具有合成简便、原料廉价易得、结构多样化、可逆的掺杂/脱掺杂性能、可逆的氧化/还原性能以及良好的导电性能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聚苯胺可以将纳米材料所具有的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以及量子效应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引入到导电聚苯胺中,使其集导电性与纳米材料的功能性与一体,因而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超重力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化工过程强化技术,能够极大的强化多相流体之间的传质和微观混合。旋转填充床(RPB)是一种常见的超重力设备,并且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纳米粉体材料的超重力法制备。超重力法制备纳米粉体材料具有反应时间短、产品粒径小、粒径分布窄、成本低以及放大效应小,易于工业化等优点。本文在快速混合法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了利用超重力技术通过化学氧化聚合反应制备纳米聚苯胺的方法,成功地制备出了纳米纤维形貌和纳米颗粒形貌的聚苯胺产品,并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纳米聚苯胺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应用性能。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别采用快速混合法和超重力法以溶液化学氧化聚合反应制备了聚苯胺纳米结构,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超重力法制备纳米聚苯胺的合成工艺:间歇工艺和循环工艺。研究表明:超重力环境对聚苯胺的成核过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显著地缩短反应溶液中聚苯胺的成核诱导期。超重力法间歇工艺所制备的聚苯胺为纳米纤维结构,其直径为30-50nm;超重力法循环工艺制备所得的聚苯胺为纳米颗粒结构。在超重力法间歇工艺制备聚苯胺的过程中,纳米聚苯胺是由开始的颗粒结构逐渐生长为一维纳米纤维结构,在此过程中超重力环境能够促进反应溶液中高的过饱和度的形成,利于形成均相成核环境,利于制备形貌均一的聚苯胺纳米纤维结构。超重力法可以实现在较高单体浓度(0.5mol/L)条件下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2.研究了超重力法间歇工艺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的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对纳米聚苯胺形貌和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单体浓度为0.1-0.5mol/L范围内,都可利用超重力法间歇工艺制备直径在30-50m、表面光滑的聚苯胺纳米纤维。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随着超重力旋转填充床超重力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较高反应温度条件下制备的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形貌明显优于低温条件下制备的产品。低温条件制备的聚苯胺的掺杂水平相对较高,结晶程度也较好。高氯酸、盐酸、硫酸及磷酸均可以作为超重力法间歇工艺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的掺杂酸,其中高氯酸和盐酸为掺杂酸制备的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形貌和性能较为优良。超重力法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最适宜的氧化剂用量范围为单体与氧化剂的摩尔比(An:APS)在4:1与2:1之间。在0-60℃条件下,超重力法制得的聚苯胺样品的重均分子量大于20000,而且低温条件制备的聚苯胺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反应温度为20℃时所制备的纳米聚苯胺的导电性能最佳。3.研究了超重力法制备的聚苯胺纳米纤维在不同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并研究了水体系中聚苯胺对六价铬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超重力法制备的聚苯胺纳米纤维在水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较好,在盐酸和无水乙醇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较差。聚苯胺对水溶液中六价铬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在短时间(30min)内达到吸附平衡,而且平衡吸附率较大(约为99.7%)。
其他文献
  实现亚细胞药物传输和原位监测,能准确地确定药物的作用点,药效,副作用等重要参数,是快速、高效发展药物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利用化学,自组装,表面修饰和分子模板等方法,可控合
会议
学位
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very 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VLCPUFAs)是指含3个或3个以上双键且碳链长度大于18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A,20∶4Δ5,8,11,1
  量子点具有合成简便、易功能化、发光性质优良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传感和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传统的CdSe和CdTe量子点由于含有重金属,其生物毒性和环境效应受
会议
  界面表面纳米结构的自组织已经成为纳米技术的研究热点。表面组装新技术的不断提出和改进是制备高度有序的表面结构和功能化器件材料的一个必要条件。本文建立了一种新型
会议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由于具有免标记、灵敏度高、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成为传感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工作在自主研制的波长调制式的光纤SPR传感装置基础上,
会议
硫藤黄链霉菌因能够产生聚酮类抗生素aureothin和二硫吡咯酮类抗生素thiolutin而成为本课题组关注研究的对象。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除了已经被克隆的aureothin和thiolutin基因簇以外,该链霉菌还含有40多个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其中绝大多数还无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到其对应的产物。前期研究发现含有其中一个新型NRPS类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p ZMY13-2cut可在变铅
保泰松(PBZ)是一种吡唑酮类非甾体抗炎药,常温下水溶性极差,使得PBZ制剂的临床应用与开发受到了限制,所以,须改善PBZ药物的溶解度,促进其在机体内的吸收。制备超细药物晶体,是一种用于改善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新方法,通过减小PBZ颗粒粒径,从而提高其饱和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PBZ超细药物颗粒制备过程进行研究。利用激光动态法测定PBZ在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水稻的营养品质性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稻的营养品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元素等。其中,维生素E是一种人体必需的且只能从外界获得的微量元素,具有强的抗氧化能力。研究水稻中维生素E的遗传基础和合成机制,对于维生素E含量的提高以及水稻营养品质的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两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对糙米中维生素E含量相关
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2n=16)是一种重要的保健蔬菜,广泛栽培于亚洲东部。大葱是异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明显,但由于其花器小不便于去雄,因此利用雄性不育系就成为生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