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墓誌屬於同時文獻,能客觀反映當時的歷史、地理、婚嫁制度、喪葬制度、官宦制度等,對歷史學、古典文學、古典文獻學、文字學以及考古學等學科的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料。唐代墓誌所用詞語豐富,能客觀反映當時的用字情況和中古詞語的面貌。然而由於墓誌常埋地下,造成石體殘損和字跡模糊,給墓誌録文工作帶來了不便。本文立足前人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包括三方面:(一)釋録舉正。以周紹良《唐代墓誌彙編》,周紹良、趙超《唐代墓誌彙編續集》及吴鋼《全唐文補遺》録文爲主,對録文釋録方面的疏失進行訂正和補充。(二)詞語研究。唐代墓誌詞語豐富多彩,能客觀反映當時書面語言的用詞情況。然而一些詞語,《漢語大詞典》或失收,或例證較晚。對《大詞典》未收的詞語,加以考釋;對《大詞典》例證較晚者,提供較早文獻用例。(三)異體字整理。選取唐大中年間墓誌中有價值的異體字形,將其有序地整理成“唐大中年間墓誌異體字表”。結構上,本文分五部分。第一章“緒論”,對唐代墓誌研究情況、研究空間、本文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進行説明。第二章“釋録舉正”,對前人録文中的疏失進行訂正和補充。第三章“唐大中年間墓誌詞語與《漢語大詞典》對比研究”,利用墓誌材料對《大詞典》詞語失收、例證偏晚等問題進行補正。第四章“唐大中年間墓誌字詞校釋的意義”,從近代漢字研究、詞典編纂和墓誌整理三個方面對本選題的研究意義進行了説明。最後是附録“唐大中年間墓誌異體字表”。本文的研究,對唐代墓誌的整理、辭書編纂和近代漢字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