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脑磺酸合成新工艺及其拆分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fhua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樟脑磺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运用于医药、轻工和日用化学等行业中。具有旋光活性的樟脑磺酸可作为手性的拆分剂,广泛应用于手性化合物的合成中。在工业上,樟脑磺酸可由天然樟脑或者合成樟脑制得。天然樟脑具有旋光性,因此其磺化后可得右旋樟脑磺酸;而合成樟脑是消旋体,磺化后的产物是外消旋樟脑磺酸,不具有光学活性,需要经过手性拆分,才能分别得到具有旋光活性的左旋和右旋樟脑磺酸。目前国内所需手性樟脑磺酸大部分依赖于进口,随着其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手性樟脑磺酸的价格一直高居不下。因此开发以合成樟脑为原料,经过磺化和手性拆分制备具有旋光活性的樟脑磺酸的反应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目前,樟脑磺化过程多在间歇釜中进行,存在反应效率低,樟脑磺酸收率低,反应时间过长,操作繁琐等问题,因此急需找到一种磺化效率高并可连续化生产的反应过程。本课题在釜式反应器中研究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樟脑磺化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振荡流反应器中樟脑磺化工艺,主要研究了振荡频率、振荡幅度、反应温度对磺化结果的影响,试图对反应过程中传质和传热进行强化,达到提高反应速率和樟脑磺酸收率的目的,同时对比了两种反应器中樟脑磺化效果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反应条件下,振荡流反应器中樟脑磺酸的收率明显高于釜式反应器中,并可实现磺化反应的连续化进行,因此,对樟脑在振荡流反应器中的磺化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实验还测定了右旋樟脑磺酸在不同溶剂(乙酸酐、乙酸、丙酸、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乙酸异丙酯)中的溶解度,并采用了 Apelblat模型,λh模型,Wilson模型和UNIQUID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关联效果良好。通过该溶解度实验,选定乙酸为溶剂,对合成的樟脑磺酸进行重结晶提纯,为后续的拆分研究提供纯度99%以上的原料。同时在外消旋体樟脑磺酸的拆分中,我们研究了溶剂种类、拆分温度和物料配比等工艺条件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拆分过程最佳的溶剂和拆分工艺。同时,本文对拆分中的成盐过程提出了局部平衡模型的假设,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其他文献
1962年6月号《人民教育》上发表了叶圣陶同志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以下简称“二十韵”):教亦多术矣, 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 贵能验诸身。为教纵详密, 亦仅一隅陈,贵能
本文结合我国某在建水电站工程,对坝内具有非对称布置大孔口的复杂体型重力坝段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分析,采用了整体与局部粗密网格相结合的离散模型,研究了非对称布置大孔口重力坝
军事斗争的力量对比,不仅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全面比拼,也是作战人员精神意志的直接较量。海军陆战队作为海军的拳头部队,担负着远程打击、立体突防、全域作战的攻坚任务,是维
岩土工程建设在众多工程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对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与勘察,从而获得一个全面、准确标准的数据资料,以便为工程建设作参考,再根据数
宽带能量检测是被动声纳实现目标探测功能的常用方法,常规能量检测(Conventional Energy Detection,CED)方法在复杂环境下的检测性能迅速降低。子带峰值能量检测(Subband Peak E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消防机器人应运而生,而且逐步代替消防人员进入火灾现场,使消防人员面临的危险大大减少.文中阐述了消防机器人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功能特征,介绍了消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对其分娩结局与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8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1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
根据压铸镁合金铸件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了S11-1001211cb支架浇注系统,而后利用Flow-3D模拟软件进行充型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共进行了3种浇注系统的
近些年来,国家大力促进医疗改革、控制医疗收费,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对医疗服务的认识也大为改观。“小病自己抗、大病慢慢拖”的现象逐渐减少,然而,医疗
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纵横交错的城市河网,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河道淤泥。河道淤泥具有高含水率、低强度、高压缩性的特性,通常需要排水固结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处理。电渗法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