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1调控的线粒体自噬对多能性诱导和维持的影响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a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噬是一个高度保守的生理过程,通过囊泡结构将细胞质内的组分进行隔离、包裹,进而与溶酶体融合降解。自噬作为细胞内一个主要的降解和回收途径,在个体发育过程和细胞稳态维持中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线粒体自噬是细胞内功能异常或者多余的线粒体通过自噬途径降解的过程,对于细胞内线粒体的质量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细胞内线粒体主要通过产生ATP为细胞提供能量,但当线粒体受到损伤的时候,就会产生过多的压力信号,从而导致细胞损伤并且最终引起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发生。因此,受损线粒体的识别和降解也是细胞体内稳态维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疾病模型建立、细胞治疗修复、再生医学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线粒体作为多能干细胞重要的细胞器,其质量控制和稳态维持对于多能性的影响还不是很清楚。这里我们研究了Pink1调控的线粒体自噬对多能性获得和多能性调控的影响。  我们发现多能干细胞中将线粒体自噬介导蛋白Pink1敲除能够引起多能干细胞中线粒体数量会发生积累,线粒体的膜电势降低,ATP产量降低,而细胞中ROS的含量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当多能干细胞中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缺失后,会导致多能干细胞中功能异常的线粒体发生积累。进一步,我们发现当敲除Pink1后,多能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显著降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能性基因的表达情况后发现,Pink1的缺失会显著降低多能性基因的表达,并且体内分化形成的畸胎瘤体积和重量均较野生型的小。  重编程过程中,我们发现Pink1敲减会导致细胞内线粒体不能有效清除,从而降低重编程效率。这些结果都表明了Pink1参与了多能性诱导和维持中的线粒体调控。  使用Parkin基因敲除的MEF细胞进行体细胞重编程并未发现重编程中线粒体的累积和重编程效率的降低,这些结果表明Pink1并不是通过激活Parkin而调控重编程及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未来的工作我们将筛选Pink1下游作用分子,进一步阐明Pink调控多能性的分子机理。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中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不同方法的比较  目的:将来自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乙肝大三阳大学生的HBV进行基因分型并探讨不同方法对HBV基因分型的效果进行比较,建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从我国湖北武汉开始,逐渐蔓延至全国并波及世界多个国家,作为特殊人群的新生儿也陆续有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