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凝含蜡原油结构的形成与破坏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流变学知识为基础,并运用DSC热分析技术、光学显微技术和流变测量技术,对含蜡原油胶凝结构的形成及破坏特性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研究。运用DSC热分析仪测量了青海原油降温过程中析蜡量随温度的关系,并以偏光显微镜观察了静态降温过程不同温度、不同预剪切速率剪切后等温静止过程中、不同剪切速率动态降温后等温静止过程中蜡晶析出形态的变化。研究了静态降温和施加应力剪切降温过程中原油胶凝结构的形成特性,发现,降温速率小时原油中容易形成一种蜡晶数目少但尺寸较大的结构状态,从而导致胶凝结构强度较大;相同降温速率下,施加应力剪切的降温胶凝结构比静态降温弱得多,且施加应力越大原油越难胶凝。以流变实验数据与拟合参数相结合,对经不同历史条件的原油在等温静止过程中的结构形成特性进行了研究。认为:静态降温恒温剪切时,测量温度、预剪切速率、预剪切时间的不同将导致等温静止过程中原油结构变化速率dλ/dt及最终结构强度的差异;动态降温过程中降温速率、所施加剪切速率的变化,也会对等温静止过程中结构形成的快慢(以dλ/dt表征)以及结构强弱产生很大影响;存在一个使低温静止时胶凝结构最强的高速剪切温度。论文详细研究了含蜡原油胶凝结构经受机械作用及热作用时的破坏特性。使用“类蠕变/回复”实验验证了原油结构破坏所经历的不同过程,对比了静态、动态降温时原油胶凝结构破坏的难易程度。对胶凝原油热作用溶胶化特性进行研究后得到:原油升温过程和降温过程中G′、G″、δ~T曲线无论形状还是关键温度点都有很大不同;升温速率越小,越有利于原油的受热胶溶;终冷温度越高,终冷温度下恒温时间越长,原油对热作用越敏感,模量随温度变化越迅速。以振荡应力扫描方式对胶凝青海原油先以一定幅度升温胶溶之后的结构破坏特性进行研究,发现:相同终冷温度下恒温时间越长或者相同恒温时间时终冷温度越低,小幅升温再恒温胶凝后原油的线性粘弹性范围越宽,固体性质越弱,结构强度越弱,屈服所需应力及变形越小。
其他文献
门户网站作为电子政务的服务终端,逐渐成为政府、企业等各个单位、行业提供公共服务最主要的窗口、公民与政府、企业最为重要和高效的交流平台。电子政务不仅仅是政府门户网站
复杂结构井技术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技术,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并推广,已经成为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技术手段,应用领域正在迅速扩大。以水平井为主的复杂结构井油层泄油面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更深入地认识油藏;复杂井技术的不断应用,使传统的井网部署方法发生变化。传统的面积井网理论已不适合现代油田开发技术的发展。为此刘德
目前,有杆抽油系统能耗严重,效率普遍偏低,而且有杆抽油在机械采油中又占有很大比例。全面系统地分析影响有杆抽油系统效率的因素及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消耗的原因,开展提高抽油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逐步成为核心装备,且越来越多的行业对其精度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开展工业机器人的定位精度的研究尤其重要。本文以6R型工业机器人为对象,从运
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气井均已采用井下节流工艺防止水合物生成,对于提高该井区的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气井井下节流工艺技术在国内外气田开发中得到了成功地应用,并发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