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iawen84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东亚季风边缘地带的浑善达克沙地,是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区域,沙地边缘常出露风成砂与砂质古土壤互层沉积序列,内部兼有风成砂/古土壤/湖沼相沉积地层,他们是过去气候变化和沙漠变迁的忠实记录者。本研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对沙地南缘TB剖面(风成砂/古土壤/湖沼相沉积序列)和东北缘LMM剖面(古土壤/风成砂/弱成壤互层沉积)的野外考察、样品采集和室内实验,选取粒度、磁化率和常量化学元素为气候代用指标,结合关键层位光释光(OSL)测年,探讨了全新世以来浑善达克沙地的气候变化过程。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粒度、磁化率和化学元素指标在TB剖面和LMM剖面上所反映的气候变化情况基本一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发育古土壤,受较强化学风化作用影响细颗粒组分含量增加,沉积物粒径较细,同时氧化环境有利于铁磁性矿物细化与富集故古土壤磁化率值较大,易溶元素淋溶迁移活跃,较稳定的Al2O3和Fe2O3含量相对较多;与之相反,冷干气候环境中风成砂堆积,沉积物粒径偏粗,还原条件下矿物磁性减弱,磁化率表现为低值,Al2O3和Fe2O3含量较少;在降水较多的湿润时期,地表径流携带大量粗颗粒物质注入洼地,故湖沼相颗粒相对较粗,水下还原环境中磁化率减小,Al、Fe含量较古土壤相对减少。(2)风成砂、古土壤及湖沼相的互层沉积是东亚冬夏季风盛衰消长的表现,TB剖面揭示5.80±0.694.68±0.29 ka BP发育湖沼相地层,为降水丰富的湿润气候;4.68±0.291.49±0.11 ka BP发育古土壤和风成砂,夏季风强度逐渐减弱,冬季风势力增强,气候环境从温暖湿润转为寒冷干旱;1.49±0.11 ka BP至今,发育砂质古土壤,植被覆盖增加,流沙固定,气候环境相对暖湿,后期夏季风逐渐衰退,发育现代土壤及其上覆的半固定-半流动沙丘沙,气候向干旱化发展并渐趋现代状态。LMM剖面同样反映了气候的冷暖变化:>5.16±0.29 ka BP,系上下部强成壤而中部弱成壤,夏季风经历了强盛、有所衰弱、再次强盛的变化过程;5.16±0.293.35±0.21 ka BP,为2层风成砂与2层古土壤互层沉积,气候表现为2次冷干/暖湿交替变化;3.35±0.212.51±0.19 ka BP,同样发育2层风成砂和2层古土壤,显示分别存在2次冬季风强盛的寒冷干旱期和夏季风主导的温暖湿润期;2.51±0.19 ka BP至今,自下而上沉积物依次为风成砂、古土壤和现代土壤,气候经历了冷干、转为暖湿而后逐渐接近现代状态的变化过程。(3)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构建年代序列,浑善达克沙地早全新世多为风成砂沉积,至全新世中期逐渐过渡为古土壤,晚全新世风成砂占主体但伴有多层古土壤出现。这与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过程相同,早全新世(11.58.8 ka BP)气候相对不稳定,但整体表现为增温回暖;全新世中期(8.84.2 ka BP)普遍温暖湿润,生草成壤增强;晚全新世(4.2 ka BP以来)气候波动明显,渐趋干旱,这种变化过程与东亚冬、夏季风强弱密切相关,同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岱海盆地等区域相对一致,是对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
其他文献
大企业集团要获得更大的资本收益,就必须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近年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的石油天然气行业正逐步开展多种金融业务,实现财务、管理
图式理论起源于德国,最初图式的概念表达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哲学的观点,后来在心理学家的发展下,图式理论变成了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知识表征和贮存方式为基础的理论。现如
在“一带一路”以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跨国企业如何快速融入全新的文化环境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需解决的问题。在企业管理领域内,管理者和学者们开始越来越注意到员工敬业度
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父母承担着养育的责任和义务,"陪伴"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课题组在经济发达地区某市400多所学校发放7万多份中小学生家长问卷,对该市中小学生父母陪伴
运用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心理满意度量表对杭州市225名大学生展开调查,研究物质主义与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以及社会比较的中介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在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意识形态下,社会生活的包容性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矛盾也加深了。尤其在经济上的两极分化,富得可以有很多富二代、官二代,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