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亚麻籽的加工,采用的是常规油料的热榨加工和全精炼方式,而这种加工方式没有结合亚麻籽的压榨特性及其油的品质,存在出油率低,过度精炼,能耗高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以亚麻籽为原料,开展了压榨工艺及其利用固体吸附剂进行适度精炼的研究。具体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1.以亚麻籽为试验原料,考察了炒籽温度、炒籽时间和入榨水分对饼残油和油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升高温度、延长炒籽时间以及调节油料的入榨水分,可以提高油料的出油率,使油脂富有浓郁的香味;同时不会影响油脂的维生素E、甾醇等营养指标;这也表明,对与亚麻籽而言,热榨油和冷榨油的营养指标相差不明显;优化得到亚麻籽制油工艺参数为炒籽温度160℃,炒籽时间30min,入榨水分2%。2.以硅藻土为原料,研究了脱酸剂的制备及其使用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脱酸剂最优制备工艺参数为25%(w/w)的氢氧化钠溶液,固液比1:5,处理时间40min,处理温度70℃;脱酸剂最佳使用工艺参数为脱酸时间25min,脱酸温度60℃;以不同酸价的油为原料,得到了脱酸剂加入量与油脂酸价的关系表达式,从而确定了生产中脱酸剂的使用量;本实验制备的脱酸剂能有效的降低油脂的酸价,对其他理化指标基本无影响,且原料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具有安全、无需水化、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适合在油脂工业中应用。3.通过比较活性白土、海泡石等几种常用的固体吸附剂发现,活性白土对亚麻籽油中CLP-E的吸附效果最佳;但活性白土处理的亚麻籽油存在明显的异味,为了减弱甚至消除使用白土脱色时产生的异味,对活性白土进行了碱化改性处理,得到了最佳的碱化p H为7.9;对碱化白土吸附剂进行吸附工艺的优化,得到了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吸附温度60℃,吸附时间20min,且在本工艺条件下亚麻籽油的苦味得到改善,吸附剂对油主要的理化指标无明显影响;且制备吸附剂的原料符合油脂工业加工助剂的要求,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在对亚麻籽油脱苦的过程中工艺简单,能耗低,适合工业上改善亚麻籽油的口感。4.利用脱酸剂和碱化白土吸附剂作为吸附剂,对亚麻籽油进行了分步精炼工艺和耦合精炼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精炼工艺均能发挥脱酸和改善亚麻籽油苦味的作用,使原料亚麻籽油由二级油变为了一级油。从精炼后油的主要理化和营养指标来看,两种精炼工艺没有明显的差别,但从工艺流程的简单程度上看,耦合精炼工艺更简单,节约成本,更适合亚麻籽油的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