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直流复合磁化的储罐钢板漏磁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y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于储罐、管道等铁磁性材料的安全检测,最常用的技术就是无损检测技术。其中,漏磁检测技术凭借探头结构简单、无需耦合剂、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储罐、管道的无损检测领域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研究了漏磁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现有技术的特点及其不足,在现有检测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交直流复合磁化的储罐钢板漏磁检测技术。该方法利用交流磁化深度浅和直流磁化深度深的特点,对漏磁信号进行分离处理,利用直流漏磁信号发现缺陷,而交流漏磁信号则用于内外表面缺陷识别;其次,介绍了复合磁化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根据该原理设计和制作了相应的检测系统,包括检测探头机械结构、漏磁信号采集和处理电路等,为进一步的仿真和实验研究提供物理测试平台;接着利用检测系统展开相关的实际缺陷检测,分析了漏磁场的分布规律以及缺陷尺寸和传感器提离值对漏磁场的影响;再次,对交流漏磁检测的趋肤效应机理展开研究,并构建相应的测试平台进行实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交流漏磁检测确实存在趋肤效应,但趋肤深度并不是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大而逐渐变浅,而是激励频率达到一定程度后趋肤深度趋近于稳定;最后,为克服常规漏磁检测方法中磁化器体积大、耗能多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小型磁化器条件下的变励磁漏磁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浅直流(永磁)磁化条件下,施加小幅度交流电磁激励,通过测量漏磁场的交变分量来等效直流漏磁场随励磁强度的变化率,进而实现对缺陷的探测。同时构建相应的测试平台并展开相关的实际测试,很好的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云南松分布于北纬23°-29°,东经98°30ˊ-106°30ˊ,垂直分布于海拔800-3,000米。由于分布广,分布区域内地貌、土壤、气候等生态因子差异大,使它在形态、生理、生态、抗性
研究背景和目的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insufficiency, MI)是由于二尖瓣瓣环、瓣叶、腱索、乳头肌等二尖瓣装置发生病变所致。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逐渐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
本文讨论天台佛学的止观学说中,思想与实践的独特关系.止观学说与主客体认识论不同.它有一个不起思量分别的实际精神过程.作者从语音分析、时间观等角度,探讨了“止观”、“实相”
<正>1.2两样本均数的比较1.2.1差异性检验1.2.1.1两样本t检验(方差齐性)方法 :O’Brien和Muller(1983)〔2-3〕等给出两样本t检验的样本量估计是建立在自由度为2(n-1),非中
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与动机在新的情境和学习任务中广泛的、创造性的、支持性的使用。迁移不仅发生在知识和动作技能的学习中,同样发生在情感和态度的学习中。知识的
文章基于系统性风险指数SRISK方法,结合我国金融机构的实际上市情况,利用DCC—GARCH模型,分别推导了A股、H股的长期资本短缺公式,并计算SRISK实际数值。然后以上市银行、保险、证
实验结合横向科研项目“Cu-Sn导线材料熔炼及连轧工艺研究”,采用铜模快速冷却的办法制备了Cu-Sn、Cu-Fe、Cu-Sn-Fe合金,并对合金进行轧制和热处理,研究合金的显微组织变化规律
研究背景:脊髓损伤(SCI)是临床常见严重伤病之一。由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机动车辆的急剧增多,交通运输量显著增加,使得脊髓损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脊髓损伤具有高度致残的特
低合金高强钢以其细晶粒、高均匀性、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综合性能的优点成为现代被广泛使用的新型材料。但一直以来在普通焊接的条件下,由于焊缝处残余应力的存在,焊件强度、
当常温水蒸气遇到基底时,即会发生冷凝,这就是凝露现象。凝露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对植物的生长、生态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的许多方面,凝露又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