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柑橘营养丰富,产量高。柑橘采后的侵染性病害是导致其腐烂的主要原因之一。生产上由于化学杀菌剂的长期使用,病原菌对常见的杀菌剂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药效下降严重。为了提高化学杀菌剂的杀菌效果,本文拟以引起柑橘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主要病原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作为对象,研究5,7-二羟基类化合物对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化学杀菌剂咪鲜胺和多菌灵的协同增效作用,分别筛选出对两种杀菌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营养丰富,产量高。柑橘采后的侵染性病害是导致其腐烂的主要原因之一。生产上由于化学杀菌剂的长期使用,病原菌对常见的杀菌剂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药效下降严重。为了提高化学杀菌剂的杀菌效果,本文拟以引起柑橘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主要病原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作为对象,研究5,7-二羟基类化合物对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化学杀菌剂咪鲜胺和多菌灵的协同增效作用,分别筛选出对两种杀菌剂协同增效显著的黄酮类化合物,确定最佳复配比例。在此基础上,采用离体和活体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复配杀菌剂对柑橘青霉病的控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复配杀菌剂对柑橘果实诱导抗病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2种常见杀菌剂多菌灵、咪鲜胺和21种5,7-二羟基黄酮协同效应,结果显示多菌灵和高良姜素、白杨素具有良好的协同抑菌作用;咪鲜胺和松属素、高良姜素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2)多菌灵和高良姜素复配的最佳浓度为多菌灵68.92 mg/L、高良姜素3.85 g/L;咪鲜胺和松属素复配的最佳浓度为咪鲜胺223.2μg/L、松属素1.494 g/L;咪鲜胺和高良姜素复配的最佳浓度为咪鲜胺111.6μg/L、高良姜素3.85 g/L。(3)通过菌饼实验,结果表明3种复配杀菌剂(多菌灵和高良姜素复配,咪鲜胺和松属素复配,咪鲜胺和高良姜素复配)对培养3 d的意大利青霉菌饼的抑制率分别为70.58%、61.07%、46.65%。(4)3种复配杀菌剂(多菌灵和高良姜素复配,咪鲜胺和松属素复配,咪鲜胺和高良姜素复配)对柑橘挑战青霉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在贮藏期间,复配杀菌剂处理的菌斑比同时期空白对照的菌斑小。(5)复配杀菌剂处理增加了柑橘果皮中黄酮和酚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柑橘果皮中的PPO、POD、PAL等诱导抗病性密切相关酶的活性。因此,复配杀菌剂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其他文献
莲子壳(Lotus seed epicarp)是莲子的种皮,不可食用,在莲子成熟过程中会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深黑色,并且硬度也会逐渐增大。本项目将老熟期的莲子壳作为原料,研究莲子壳多酚物质的提取优化、抗氧化性研究以及抑菌性研究,旨在丰富多酚物质的开发利用路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莲子壳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法。结果表明,乙醇浓度50%,微波时间50s,微波功率700w,
利用一些非酿酒酵母,如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季也蒙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guilliermondii),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混合发酵可有效改善因纯种酿酒酵母发酵果酒而导致的风味差的问题。但是,酿酒酵母与一些非酿酒酵母混合发酵时,非酿酒酵母的生长受到酿酒酵母的强烈抑制。这阻碍了非酿酒酵母在果酒风
油菜不仅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它也是重要的蛋白饲料作物,还可以作为能源作物等。众所周知,开花是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重要过程,植物在适当的季节开花对植物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非常重要。植物有多个不同的开花调控途径,其中光周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调控途径。CO(CONSTANS)是光周期途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因。甘蓝型油菜有两个CO基因(BnaA10.CO和BnaC09.CO),它们在油菜
灰霉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蔬菜病害,其病原菌寄主范围广,不仅在蔬菜生长期造成危害,同时也可在采后继续造成危害,严重影响了蔬菜产量和品质。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杀菌剂来防治蔬菜灰霉病,但是杀菌剂的大量使用易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菌株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生物防治作为一种防治灰霉病害的新型防治方法,具有绿色无污染,病原菌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成为研究热点。但是到目前为止,利用淡紫
本课题旨在通过大脑淋巴系统的运输功能,结合脑淋巴液的代谢组学分析,研究脑疾病诊断的标记物。本课题的实验动物是大鼠,研究的脑疾病包括伪狂犬病毒脑部感染模型,帕金森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C6脑胶质瘤模型。采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鼠颈深淋巴管中的脑淋巴液后,使用了核磁共振波谱的代谢组学方法,初始数据采用体积归一化和标准化的处理方式,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进行了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与已发表数据进行了比对。得到
益生菌乳饮料富含蛋白质和有益微生物,多以动物乳专用发酵剂发酵制备而成。我国具有丰富的稻米资源,大米或碎米中富含蛋白质和淀粉,是制作发酵米乳饮料的良好原料。但适用于酸奶的发酵剂作用于植物原料难以产生良好风味。本文以大米为原料,比较研究商用酸奶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和从传统米浆中分离的植物乳杆菌ZSM002在大米基质中的生长和代谢特性,开发清爽型和稠厚型益生菌米乳饮料,为大米资源的充分利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属于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它能够引起宿主的败血症、脑膜炎和心内膜炎等症状,不仅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依据多糖的抗原性不同,SS被分为33种血清型,其中猪链球菌2型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以及毒力较强的血清型。SS的主要毒力因子包括荚膜多糖(CPS)、溶血素(SLY)、细胞外因子(EF)、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等。一些
脂质不仅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信号分子和生理活性物质,广泛参与各种生物学过程;同时脂质也是高效储能物质,是生物体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基本组分。甘油-3-磷酸脂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催化甘油-3-磷酸sn-1羟基的酯化反应,是甘油脂质合成代谢途径第一步反应的限速酶,其活性涉及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直接执行者,蛋白质组学是多组学整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质谱技术拥有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特点,是当前蛋白质组学中的主流检测分析方法。常规的数据依赖型质谱采集模式能够精确检测高丰度目标肽段,但不能覆盖样品中全部蛋白质。数据独立型采集模式可以无差别对所有肽段进行检测,从而获取样品的所有肽段信息,但瓶颈在于检测数据纷繁杂乱,难以解析。因此,本研究对数据独立型采集模式进行了优化
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是由红曲菌(Monascus spp.)产生的一类具有嗜氮酮结构的次级代谢产物,在我国及东南亚国家具有近两千年的应用历史。本课题组于2017年已经通过基因敲除等策略推导出较详细的MPs合成途径,即MPs基因簇中不同基因(MpigA、MpigC、MpigD、MpigE、MpigF、MpigG、MpigJ、MpigK、MpigM和MpigON)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