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原发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0名不同程度原发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将30名患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组作为实验组,征集20名年龄20岁-59岁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及志愿者进行头颅MRI及DTI检查,同时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还接受常规头颅CT检查,采集DTI数据,制作各向异性(FA)图,测量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内囊、上纵束各向异性(FA)值,对实验组FA值与对照组FA值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对实验组FA值与患者急性期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对照组中各志愿者双侧半球相同部位大脑白质纤维F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志愿者大脑白质纤维不同解剖部位FA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呈现出从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内囊—上纵束逐渐降低的趋势。2.实验组颅脑损伤患者胼胝体压部、上纵束双侧半球间对比,其F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半球间胼胝体膝部、内囊部位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轻型颅脑损伤组各部位FA值与对照组相应部位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颅脑损伤组中,左侧胼胝体压部、左侧胼胝体膝部、左侧上纵束FA值较对照组双侧大脑半球相同解剖位置FA值均下降,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余测量部位FA值较对照组双侧大脑半球相同解剖位置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型颅脑损伤组中双侧胼胝体压部,双侧胼胝体膝部、左侧内囊、左侧上纵束区域FA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内囊、右侧上纵束区域FA值较对照组双侧大脑半球相同解剖位置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4.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大脑白质纤维各部位两次检查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颅脑外伤组中,双侧胼胝体压部,左侧胼胝体膝部,左侧内囊,左侧上纵束第二次复查FA值低于第一次检查时所测量F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胼胝体膝部、右侧内囊、右侧上纵束两次检查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双侧胼胝体压部、双侧胼胝体膝部、左侧上纵束FA值与患者外伤急性期GCS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双侧内囊、右侧上纵束FA值与患者外伤急性期GC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1.DTI可成为无创追踪检测大脑白质纤维完整性的精确、客观、有效的影像检查技术。2.DTI诊断DAI的灵敏程度优于传统的CT以及普通MRI影像学技术,可作为临床脑外伤诊疗中一项常规磁共振弥散扫描技术。3.DTI可提供客观、精确、有效的及时数据,用以评价PCI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