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沅先后天视域下的易学思想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沅(1768-1855),字止唐,四川双流人,世称槐轩先生,其学为槐轩之学,其身后形成了以其为宗的槐轩学派。刘沅一生讲学治学,以儒学元典精神为根本,尽除门户之见,融道入儒,会通禅佛。刘沅之孙刘咸忻先生总结认为,刘沅之为学“总于辨先天与后天”,且“明先天而略于后天”。先后天之说是刘沅学术思想中一条重要的主线,本文即是围绕此条主线来研究和表述刘沅的易学思想的。除绪论部分介绍刘沅的生平著作以及刘沅易学思想研究情况外,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刘沅的先后天之说,主要从先天与后天的名义,先天与后天之间的差别及其意义的角度展开论述。在刘沅那里,先天后天之义会因所指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既有关于天道的,又有关于人道的,但总归是未生以前为先天,既生以后为后天;而这种先天与后天的分判,不仅是对宇宙万物生发的逻辑上的梳理,而且是在标立一种境界上的差别,而其时间上先后的意味大概是可以忽略的。第二章《易》本太极理气的思想,刘沅以太极理气为天地万物的先天道体,而阴阳即是太极之体也,此为先天也;太极理气流行亦即阴阳之气消长进退,遂有四象五行八卦,以至于万物,此为后天也。第三章易卦的先后天之蕴,刘沅认为无论是伏羲八卦还是文王八卦,二者皆是兼蕴先天太极理气之义与后天理气流行之义的;刘沅又从乾坤坎离四卦的角度阐述性理之粹,他主张乾坤为先天,坎离为后天,并藉此四卦阴阳纯杂之不同,以明先天后天性情理气之不同。第四章由后天返先天的旨趣分析,刘沅在对诸多问题进行了先天与后天的分判析别之后;往往最终会落脚到生命境界的修为与提升上面,即刘沅所说的由后天返先天,或说尽人合天。此种旨趣体现在其易学思想中则是有取坎填离以返先天一说,及修养功夫论;体现在其学术风格上则是他主张惟性为真,倾向于从先天性理的角度审视问题,故其为学能尽除门户之见。
其他文献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引领的古史辨思潮兴起,在史学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古史辨学者不仅讨论与三皇五帝有关的上古史问题,还讨论《易经》、《诗经》等经学问题,以及诸子学的儒、
《淮南九师道训》仅见于《汉书·艺文志》,而王勃却说:“九师争大易之门”,文中子甚至说:“九师兴而易道微”。此后,称九师为易之蠹者屡见不鲜,皆视九师为易学之罪魁祸首。《九家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力资本高速折旧,经济对知识的依赖与日俱增,知识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各组织、机构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管理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当今管理的主题。医院是一个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机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入世后竞争的加剧,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成为竞争制胜的
实践在马克思哲学理论中占有重要作用,从概念形成史来看,向前推,它肇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从概念内涵来看,实践蕴涵了关系性的思想。由于分析侧重点的不同,会
本文首先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神对话这一重要艺术形式的分析,探讨了其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两种思想力量的争锋与交融,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观上并没有反对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实时性和宽覆盖的观测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洪水灾情监测。2015年7月16日~8月12日,缅甸遭遇近40年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