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到来,数学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是学生成功进行数学阅读的保障,而当前有关数学阅读习惯的研究很少,对于高中生的数学阅读习惯研究还没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高中生数学阅读习惯现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对当前有关数学阅读习惯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从而确定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即数学阅读习惯的定义是什么,数学阅读习惯可以分为几个维度以及高中生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是什么;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数学阅读习惯的定义,即数学阅读习惯是指在数学阅读过程中,经过反复和长时间的练习形成的经常出现的不自觉的数学阅读行为方式。并将其分为五个维度,即阅读频率、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态度和阅读环境,绘制了维度间的关系导图。根据是否有利于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把数学阅读习惯分成了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和不良的数学阅读习惯;第三,根据理论分析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了问卷调查,用SPSS17.0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得到高中生数学阅读习惯现状。第四,通过访谈,找出高中生不良的数学阅读习惯的形成原因;最后,针对当前现状提出培养策略。本文的主要结论是:高中生养成了一些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有:(1)高中生重视数学概念的阅读;(2)高中生能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定理、公式和例题等内容;(3)高中生能够边读边做标记;(4)三种数学语言相结合,更有利于高中生的数学阅读;(5)高中生更喜欢安静的数学阅读环境。同时,高中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数学阅读习惯有:(1)高中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2)高中生普遍没有认识到数学教材知识结构的重要性;(3)高中生没有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4)高中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总结的习惯;(5)高中生养成了记笔记的阅读习惯,但不善于记笔记;(6)高中生没有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缺乏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7)高中生没有养成推广题目、质疑解答和交流方法等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8)高中生很少有意识监控自己的数学阅读过程;(9)高中生很少阅读除数学教材之外的其他数学类书籍。最后,根据调查结论和访谈结果提出了培养高中生良好数学阅读习惯的教学原则,即主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意义性原则。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策略有:要加强高中生数学语言的训练:注重数学术语及数学符号的教学,加强数学语言转换的训练,重视数学语法结构的分析;重视数学教材的阅读:发挥教师的阅读示范作用,编写阅读提纲,及时反馈,重点培养阅读概念、公式、定理和例题的阅读习惯;教授养成良好数学阅读习惯的方法:记笔记的习惯、总结的习惯、解题习惯、说题的习惯、粗读再读精读复读相结合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元认知能力: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针对不同课型进行训练、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