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质性风险一直是公司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外最新的研究指出,异质性风险作为资本成本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重大影响。所谓异质性风险,是指每个企业所面临的来自资本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该风险能够在资本市场得到反映,并体现为个股回报率的异常波动。近十几年来,各国资本市场个股的异质性波动显著增加,给上市公司造成了极大影响,因此,异质性风险的影响不容忽视。企业的创新投资一般面临巨大的资本成本,而异质性风险的存在使得资本成本进一步提高,这会降低创新投资的NPV。而根据风险厌恶理论,厌恶风险的人在进行投资时更倾向于做出一个低风险的选择,因而,异质性风险的存在会导致风险厌恶的经理人否定NPV被降低了的创新投资,这将直接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基于经理人风险厌恶的机制,重点研究异质性风险将如何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影响。这将对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产生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对从公司金融角度入手研究产业升级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政策应用背景。本文以经理人风险厌恶理论为基础,对Panousi and Papanikolaou的异质性风险影响企业投资的二期模型进行了拓展,并进一步考虑企业性质,建立了异质性风险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接着,本文使用2003-2012年制造业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率先在企业层面研究异质性风险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异质性风险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有不利影响,并且经理人持股越多,影响越大; (2)在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后,异质性风险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小于民营企业;(3)增加机构持股能够降低异质性风险的影响作用。据此,提出了本文的政策建议:首先,应该加强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其次,应采用多样化的经理人激励手段,推广期权激励;最后,制定更为合理的企业经理人绩效考核体系,调和研发活动周期长和经理人绩效考核周期短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