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逻辑的特殊性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c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逻辑的特殊性,即中国古代逻辑的性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外逻辑比较研究中的一个侧面。20世纪的中外逻辑比较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同”到“异”的过程。通过对中国古代逻辑、西方逻辑和印度因明的比较研究,学术界已形成一个新的中国逻辑史学科的研究方向。本文在注重求同研究的同时,重点突出求异的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逻辑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逻辑学作为一门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具有全人类性的,是普遍的。但是逻辑学作为一定历史的产物,又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独特历史条件,从而使得逻辑学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国逻辑与印度因明和古希腊逻辑不同,中国古代逻辑的时代性、区域性等决定了中国古代逻辑具有特殊性。第二部分,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中国逻辑特殊性研究的成果。主要介绍20世纪中叶以来,学者们对中国古代逻辑中的“名”、“辞”、“说”、“三物”、“推类”及“辩”的微观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这种成果揭示了中国古代逻辑的固有特质。第三部分,中国逻辑特殊性的具体表现特征。这一部分主要从宏观方面阐述有关研究成果。中国古代逻辑由于受特定的民族传统、历史条件的影响,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中国古代逻辑与政治伦理学说相联系;中国古代逻辑重内容、轻形式;中国古代逻辑以譬喻式推理为基本推理形态;中国古代逻辑以名辩为中心;中国古代逻辑包含有辩证思维的内容等五个方面。第四部分,中国逻辑特殊性的成因。有关研究成果指出,中国古代逻辑受到社会环境、科学背景、文化传统、语言习惯及思维方式的影响,这是形成中外逻辑的差异,导致中国逻辑特殊性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探讨中国逻辑特殊性的意义。探讨中国逻辑特殊性,对认识不同的逻辑传统、逻辑发展历史、中外逻辑的比较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2月12日晚,由国侨办和中国侨联联合举办的'四海同春'亚洲艺术团在福冈FFG音乐厅正式演出。开演的那天,剧场里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一派节日的气氛,浓烈地感染着海外的游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份最新全球医疗评估报告称,从医疗水平、接受医疗的服务难度、医疗费负担公平性等方面,对全世界190多个国家进行了综合评估排名,结果,日本再一次蝉联
基于达文波特对知识员工的分类方法,分析了他们的工作特点和管理难点,并结合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尝试性地提出了一种更具灵活性的新型薪酬激励体系。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汇集了许多反映考古成就、展示精品文物的图片、反映历史大事场景和社会生活的想象图以及真实再现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老照片等。这些插图是教
美术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
图像在获取以及传输的过程中,由于采样系统质量差或传输信道的影响,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使图像质量下降,为消除或降低噪声的影响,改善图像质量,需要对图像做滤波处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