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中文版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效果;并分析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行吸入性药物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住院诊治的93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该部分患者行吸入性药物治疗3月,按患者的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规律用药组72例,其中包括规律用药A组20例、规律用药B组36例、规律用药C组3例、规律用药D组13例,以及21例非规律用药组,收集这部分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前及吸入性药物治疗3月后的CAT评分结果及SGRQ评分结果。结果:1.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呼吸科住院诊治的患者,确诊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并完成肺功能检查的共196例,其中确诊为合并慢阻肺者共101例(占51.5%),最终纳入本研究的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共93例。2.在用药前及吸入性药物治疗3月后,所有患者的CAT评分与SGRQ症状评分、活动评分、影响评分、SGRQ总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CAT评分变化值与SGRQ症状评分、活动评分、影响评分、SGRQ总分的变化值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3.规律用药组与非规律用药组在用药前CAT评分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吸入性药物治疗3月后规律用药组CAT较非规律用药组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规律使用吸入性药物3月后,A组、B组、D组的CAT评分较用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规律用药C组、非规律用药组在治疗前后CAT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5.规律用药A组、B组、D组在治疗3月后SGRQ症状评分、活动评分、影响评分及总分均较前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规律用药C组仅在SGRQ活动部分评分较前明显下降(p<0.05);非规律用药组3月后仅在SGRQ症状部分评分较前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GRQ活动评分、影响评分及总分较前升高不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在对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内容上及对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上评价能力相似。2.CAT相较于SGRQ更为简单易行,更适用于临床对患者的常规评价,可作为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补充实现对慢阻肺患者病情的综合评估。3.临床上肺癌合并慢阻肺发生率较高,提倡对肺癌患者常规行肺功能检查以及早诊断慢阻肺并进行干预治疗。4.对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行吸入性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及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