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草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_mot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资料显示,约有20-30%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发展为DN;在美国和欧洲,DN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最常见的单一病因。持续的高血糖是糖尿病肾脏损害的始动因素,然而单纯控制血糖并不能使糖尿病患者受到足够的保护。一些我们已经明确或尚未明确的致病因素,即使在血糖受到严密控制的情况下,仍会持续不断地加速糖尿病患者主要脏器的损伤。近年来,氧化应激机制与抗氧化治疗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研究的重点。氧化应激是指机体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产生增多和/或清除减少,从而导致ROS在体内蓄积而产生的分子、细胞和机体的损伤。正常情况下,ROS的产生和消除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但是在糖尿病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下,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大量增加,同时机体抗氧化防御能力降低,导致自由基在体内过度聚集。糖尿病的统一发病机制学说认为,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引起的机体氧化应激损伤是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肾脏是对氧化应激高度敏感的器官之一,ROS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造成肾组织的损伤。目前已应用多种抗氧化剂来防治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如谷胱甘肽,维生素A、C、E、B1、B2、B6、B12、a-硫辛酸,辅酶Q10等。此外,应用于临床的糖尿病药物噻唑烷二酮类、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均被发现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从天然食物中提取高效、低毒的抗氧化剂应用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防治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相比,天然抗氧化剂更具有资源优势、安全优势和功能优势,而且也更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消费时尚。仙草(Mesona procumbens Hemsl.)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性植物,现代研究发现仙草具有丰富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中药大辞典》称,仙草能“治中暑,消渴(糖尿病)、高血压和肌肉、关节疼痛”;国内黄钦等报道,仙草制剂具有降血糖和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仙草已有悠久的食用历史,未曾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但由于它不在卫生部颁布的84种“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单之列,其安全性受到一些质疑。为此,本论文首先参照卫生部《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要求对仙草水提物进行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病理观察、免疫组化、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多种研究手段,从整体、细胞、分子等不同水平系统观察了仙草水提物对实验大鼠血糖、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并利用大鼠肾系膜细胞初步探讨了仙草的抗脂质过氧化特性在DN防治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我们希望,本研究结果可为天然抗氧化剂早期预防和干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有助于仙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第一部分仙草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目的:对仙草水提物进行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的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部分毒理学实验依据。方法:仙草经热水浸提、减压浓缩和干燥粉碎后获得棕色粉末备用。根据卫生部《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对仙草水提物进行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的研究。结果:染毒后,大、小鼠在2周的观察期内均未出现任何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雌、雄性大小鼠对该受试物的经口急性毒性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24.0g/kg体重;Ames试验中,不同剂量受试物在加大鼠肝匀浆代谢活化系统(S9)和不加S9条件下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回变菌落数的两倍,且各剂量组间无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且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仙草水提物对实验动物未显示出明显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作用。第二部分仙草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应用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仙草水提物对实验动物体重、血糖、血脂以及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同时,检测实验动物肾组织中抗氧化指标MDA和SOD、GSH-Px的水平,以及致纤维化因子TGF-β1、TSP-1和FN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探讨仙草水提物在DN防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及分组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重180-200g,造模前禁食10小时,以60mg/kg-体重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STZ。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剂量柠檬酸盐缓冲液。72小时后大鼠尾静脉采血,使用血糖仪测定血糖水平,尿糖试纸测定尿糖水平。将血糖≥16.7mmol/L、尿糖阳性(+++~++++)视为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成功。糖尿病成模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1)糖尿病对照组(DM);(2)低剂量仙草干预组(XC-L,0.75g/kg.d);(3)中剂量仙草干预组(XC-M,1.5g/kg.d);(4)高剂量仙草干预组(XC-H,3.0g/kg.d);(5)吡格列酮干预组(PGLT,10mg/kg.d);另设(6)正常对照组大鼠(Sham).各干预组大鼠于每日上午灌胃给予受试物一次,正常和糖尿病对照组大鼠用等量蒸馏水灌胃。实验期间,所有大鼠自由进食及饮水,每天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监测体重和血糖、尿糖水平的变化,持续给予受试物6周后处死。标本收集和指标检测大鼠麻醉前先收集尿液,并置于4℃保存;然后以40mg/kg·体重的剂量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将大鼠充分麻醉后固定于鼠板上,打开腹腔,腹主动脉取血,3000rpm离心15分钟,留取血清,分装后-70℃冻存。迅速采集肾脏标本,取部分肾组织标本,以4%中性甲醛固定,用于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另取肾脏髓质交界处皮质1mm3大小之肾组织数小块,以2.5%戊二醛固定,用于透射电镜检查。余下的肾脏组织分装后液氮冻存,用于肾匀浆中的抗氧化酶活性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 time-PCR)检测。血、尿标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GLU)、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酯蛋白(LDL)、高密度胆固醇酯蛋白(HDL)、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UMA)采用化学发光法于全自动蛋白分析系统测定。光镜(HE染色)和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采用试剂盒的方法检测大鼠肾匀浆中MDA和SOD、GSH-Px的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OxLDL的水平。Trizol法提取肾组织中总RNA,荧光实时PCR定量检测TGF-β1、TSP-1和FN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标记肾组织内TGF-β1、TSP-1和FN的阳性细胞。结果:一般状况和体重、血糖的变化腹腔注射STZ后,实验大鼠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糖升高、尿糖阳性、体重减轻、饮水量和尿量明显增加等糖尿病典型症状。造模6周后,糖尿病组大鼠体重(193.44±53.91g)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30.49±22.41g),血糖(42.06±6.02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09±1.89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干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与糖尿病组比较有明显改善,体重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GLT 246.00±24.67, XC-L 239.17±50.31, XC-M 248.60±36.95, XC-H257.70±40.40g),高剂量仙草干预组体重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干预组大鼠的血糖水平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GLT41.29±5.03,XCL39.89±5.63, XCM39.63±2.99, XCH38.09±3.29mmol/L, P>0.05).肾功能的变化糖尿病组大鼠的血尿素氮、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12.36±2.14mmol/L, 70.14±4.67μmol/L,54.14±9.29m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84±0.36mmol/L, 59.57±1.99μmol/L,14.73±11.07mg/L, P<0.05);吡格列酮和仙草低、中、高剂量干预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17.59±10.82和22.41±11.53、12.40±3.88、13.68±7.64mg/L)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大鼠(P均<0.05);吡格列酮和仙草各剂量组大鼠的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未见明显改变,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血脂的变化糖尿病组大鼠的血清LDL、HDL、TG和TC值(分别为0.66±0.20、1.29±0.15、2.92±2.30、2.30±0.52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28±0.07、0.77±0.11、0.42±0.12、1.22±0.1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仙草干预组的LDL和TC水平,随着仙草受试物浓度增大而存在降低的趋势;吡格列酮和高剂量仙草干预组大鼠的各项血脂指标(PGLT分别为0.42±0.08、1.01±0.27、1.75±0.87、1.74±0.42mmol/L; XC-H为:0.37±0.18,0.97±0.18,1.56±0.84, 1.64±0.41mmol/L)除TG外均明显下降,与糖尿病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的病理变化肉眼观察可见糖尿病大鼠肾脏体积增大,外观苍白、肿胀;在光镜下可见部分肾小球萎缩,囊腔增大;肾小管管腔变窄,上皮细胞肥大、胞浆内出现糖原空泡;电镜下发现,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基底膜厚薄不均匀,部分区域呈局灶性增厚,足突排列紊乱,融合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微绒毛排列紊乱或部分脱落,胞浆内出现较多空泡。吡格列酮和仙草水提物的干预能明显促进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好转,光镜下肾小球结构相对清晰,萎缩少见,囊腔增大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现象明显改善;而电镜下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变清晰,足突融合、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肿胀、绒毛脱落和胞内空泡现象明显改善。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MDA含量(1.16±0.20 nmol/mg.pro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96±0.15 nmol/mg.prot, P<0.05),仙草低、中、高剂量干预组的MDA含量(分别为0.90±0.15、0.86±0.34、0.86±1.01 nmol/mg.prot)均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OD和GSH-Px的活性未见明显变化。吡格列酮干预组的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OxLDL的变化糖尿病大鼠血清中OxLDL的含量(17.97±1.02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16±2.43 ng/ml, P<0.05);吡格列酮干预组和仙草中剂量干预组的OxLDL水平(分别为14.91±1.41和14.87±3.43 ng/ml)明显低于糖尿病大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等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TSP-1、TGF-β1和FN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65±1.28、2.51±1.48、1.42±0.75倍),各干预组三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与糖尿病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随着仙草受试物浓度的增大,TGF-β1和TSP-1的mRNA表达存在下降趋势,但以上变化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等细胞因子蛋白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到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切片中TGF-β1、TSP-1和FN阳性细胞数量(分别为32.7±6.9、25.44±7.1、18.0±10.5个/mm2)和光密度值(分别为160.6±6.9、186.7±2.5、187.0±16.5)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9±0.4、1.0±1.0、3.1±0.8个/mm2;和149.3±8.7、171.1±5.8、163.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仙草干预组受测细胞因子的表达显著下降,其中仙草中剂量组的效果较为明显(分别为9.5±1.0、4.44±1.7、7.1±2.5个/mm2;和148.1±5.2、176.3±5.9、170.6±7.3),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部分仙草水提物对LDL体外氧化修饰作用和肾系膜细胞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目的:观察仙草水提物对血浆LDL体外氧化修饰作用的影响,以及对OxLDL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TGF-β1等细胞因子转录的影响,探讨仙草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序列超速离心和Sepharose 6B凝胶过滤分离纯化的LDL,用10μmol/LCu2+进行氧化诱导,获得OxLDL.在Cu2+诱导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仙草水提物,观察其对体外Cu2+诱导的LDL氧化修饰作用的影响,结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迁移率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表示。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氧化诱导组(OxLDL 50μg/ml)和仙草25、50和125μg/ml干预组,以维生素E(VitE 100μM)作为阳性对照组。细胞共孵育24h后Trizol提取总RNA,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TGF-β1(?)、TSP-1、FN的1mRNA表达。结果:仙草水提物能明显对抗Cu2+诱导的LDL氧化,其中高浓度组仙草水提物的迁移率与LDL未氧化组和VitE干预组几乎相同,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5-125μg/ml仙草水提物均可显著抑制过氧化脂质(LPO)的生成,与氧化修饰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μg/ml以上浓度仙草干预组的LPO抑制率趋于稳定,接近氧化修饰组的50%。肾系膜细胞在OxLDL诱导下TGF-β1、FN的1nRNA生成明显增加(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2.09±0.19和1.55±0.11倍),仙草低、中、高各剂量组能非常显著地抑制肾系膜细胞在OxLDL诱导下TGF-β1 mRNA的产生(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0.74±0.04、0.82±0.03和0.73±0.09倍,P<0.05),抑制效果高于VitE对照组(1.68±0.11倍);对FN的抑制效果分别为对照组的1.40±0.09,1.33±0.16和1.17±0.21倍,其中高剂量组与诱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仙草水提物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对实验动物未见急性毒性和致突变作用。2、仙草水提物可显著增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体重,改善一般状况,但对血糖无明显作用。3、仙草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仙草水提物具有显著的抗脂质过氧化、调节血脂和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GF-β1生成的作用。5、仙草水提物能有效抑制Cu2+体外诱导的人血清LDL氧化修饰。6、仙草水提物能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TGF-β1的转录。综上,我们认为仙草水提物可能通过调节血脂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抑制糖尿病大鼠体内OxLDL的生成;同时,仙草水提物能以不依赖于血糖水平的方式降低TGF-β1的转录,从而发挥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功能。
其他文献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则谢安指责《语林》描写不实,从而使之被废弃的故事,于此许多学者认为刘义庆会从中吸取教训。本文从《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两则关于《语林》的故事出发
国内生鲜电商行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企业为保障商品品质以及顾客体验,从商品至配送较多采取自营模式经营,业务链条较长,规模扩增及跨区域发展备受限制,而目前企业部分业务自
近年来,随着高标准铁路的修建,梁拱组合结构因共同受力具有结构刚度大、动力稳定性好、工程量相对节省等优越性,相继在铁路桥的设计中得到了研究与应用。本文以新建铁路兰渝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女性在国际关系中不平等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女性主义研究在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出现。出于对性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选择少林禅修作为定位。同期对照禅修与模拟状态脑电活动的差异,在比较中探索禅修操作中具象思维形式的特异性脑电信息,为将禅修定位为佛家气功提供了实验学
本试验选取24头胎次相同(第2胎)、分娩期和体重相近的经产长白哺乳母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成2组,每组12个重复,分别饲喂对照与试验日粮,其中对照日粮含0.78%缬氨酸,试验日粮按
如果说上世纪30年代的那场大萧条将“流动性陷阱”和“政府干预”带入了人们的视野,那么对于这场本世纪初爆发的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来说,“顺周期性”和“宏观审
“肝恶抑郁”是肝的重要生理特性之一,语出明·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卷七》:“肝木喜条达而恶抑郁,散之则条达,故食辛以散之”。“肝恶抑郁”理论源于《素问·五常政大论
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梦",目前常见的观点认为"梦"就是"梦中";"梦游"即为"梦中游"。而本文认为:诗中的"梦"游并非是在"梦中"游,而是一种"梦想"游。因为"梦中"的"梦",通
律师民事责任制度,是指律师因过错造成委托人或第三人损失所应承担的专家民事责任。我国新修订的《律师法》54条是在原《律师法》49条的基础上,删去第二款所形成的。它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