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刊本童蒙读物版画插图探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412327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历来都有重视童蒙教育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很看重对后代的童蒙教育。随着明代童蒙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对象的普及,明刊本童蒙读物的发展伴随着明代版画的繁盛也进入了顶峰时期,其种类较之前朝大大增加。童蒙读物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平民化,童蒙教育得以愈加普及。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明刊本童蒙读物,以编纂符合儿童阅读需求的内容,基于满足对儿童培养的需求,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其实用性、时代性、趣味性等特点备受推崇。童蒙读物的版画插图宛如一面镜子,兼具了审美功能、教育功能、认知功能,用艺术的形式去反映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本文以明刊本童蒙读物版画插图为中心,所涉及的三个明代版本即《帝鉴图说》《养正图解》《日记故事》,具体如下。第一章对明刊本童蒙读物兴盛的原因和编纂方式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明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教育的推动,由此引申出童蒙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明刊本童蒙读物快速发展的缘由,并将童蒙读物作为中国传统童蒙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何兴盛而展开了论述。第二章至第四章,对明刊本《帝鉴图说》《养正图解》《日记故事》这三个刊本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万历元年本《帝鉴图说》、吴怀让本《养正图解》、郑氏本《日记故事》中的图与文,以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等并进行了解读,由此来阐述童蒙读物图文关系的重要性。第五章对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内容、版式及表现手法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其图与文的必然性。本文第六章对明刊本童蒙读物的版画插图的审美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解读图与文的功能价值。从明刊本童蒙读物编纂方式的特点和编纂对象来说,童蒙读物版画插图的早已不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那么简单,无论是在艺术造诣方面还是教育方面,它都与其他类别的读物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最后,本文第七章就明刊本童蒙读物版画插图的影响,从其历史地位、流传和对现代儿童读物的启示与影响进行了探究。笔者认为在现代这个读图的时代,图的意义就更为重要,图甚至会比文字本身发挥更直接、更有先导性的作用,由此可见,明刊本童蒙读物以及其版画插图对现代儿童读物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明刊本童蒙读物版画插图的图文关系、版画风格及功能价值进行了探究,全文以图文关系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法、图像分析法和图像对比法等对其图与文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借此将明代童蒙教育进行再呈现。
其他文献
<正>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锌的灵敏度是比较高的,但在使用空气—乙炔火焰时,由于在锌的共振吸收波长(2138A)处,火焰的背景吸收很大,致使锌的测定的稳定性较差,因而在测定
电渗析技术属于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废水处理等行业的分离纯化的生产过程中,有效率高、清洁卫生及经济节能等优点。重点论述了电渗析技术的原理,介绍了电渗析
简要介绍了园林树木和绿地在城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针对兰州市地理及气候特点,提出了如何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了解,提出了兰州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所要采
<正> 盆景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葩。它把大自然中蕴藏的美,经过人们的艺术构思,再现于一盆(钵)之中,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艺术感受,是自然风景的
辞旧迎新,羊年踩着不变的步伐又来了,看着家里父母长辈头上新添的银发,不禁让人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也引发了我们对人口老龄化的担忧。目前,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已不是哪一个国
详细介绍区域化探异常解释和评价现状 ,并从扩散作用模型出发 ,讨论地球化学元素产生机理、试从定量模型来解析异常变化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零定律出发,导出了熵函数和热力学温度函数的存在性,从而导出适合于微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并讨论了Plank关于熵定理证明中的错误.
<正> 2004年2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与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社会各界开始统一思想,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当前,发展
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中,田间作业机械化始终是重点,但是我国有些田间作业环节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基本上沿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与现代农业生
通过控制电路模拟了电冰箱正常运行状态,分析了电冰箱电气控制的工作原理;模拟了电冰箱常见的电器元件及部分设备故障,并通过控制电路的分析对故障进行了诊断,为冰箱的排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