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初中熟手型英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 :重庆三峡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z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要求“重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还提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关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英语学科知识整合的研究较为有限,尤其是对初中熟手型英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现状缺乏准确而深入的认识。基于此,本研究以信息技术素养的四个方面为主要框架,以建构主义和TPACK理论为支撑,通过对初中熟手型英语教师的调查和访谈,管窥英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现状,从而为英语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提供相关信息及建议。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万州区初中熟手型英语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为3.983,相对较好,教师愿意主动探索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2)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数据在熟手型英语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且相对较低。根据问卷调查反馈,初中熟手型英语教师在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的自我认识相对较好,但从课堂观察分析来看,英语教师在不同课型上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频率不同,听说课最多,其余课型的使用率较少,由此看来,熟手型英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主体性”“交互性”“情境性”“诊断性”英语课堂的认识还不够;(3)万州区初中熟手型英语教师信息技术伦理为4.045,相对较好,教师能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作风。通过结合归因分析和建构主义理论,总结出初中熟手型英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是学校因素,具体表现在对熟手型英语教师的激励不够,提升熟手型英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途径有限等方面;其次是个人因素,具体表现在熟手型英语教师精力不足,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批改作业、照顾家庭、备课、关怀学生等方面;最后是社会因素,具体表现在当前教育体制下,教师会更注重学生的成绩,学校会更注重升学率,教学工作更多放在提升学生成绩上,从而忽略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忽略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有效解决初中熟手型英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所存在的部分问题,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辅助英语课堂教学,形成具有良好“主体性”“情境性”“交互性”“诊断性”的英语课堂,本研究从学校层面和教师个人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土壤酸碱性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小麦生长的最适土壤p H为6.5-7.0,酸性或碱性土壤均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加速了土壤退化进程,而土壤改良存在着成本周期时间长,花费成本高等问题。研究酸碱胁迫下小麦生理特性的变化,对小麦抗逆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9-2020年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进行,选用矮抗58(AK58)和百农4199(BN4199)为试验材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中进一步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由文化意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构成。可见,文化意识的培养在义务
紫甘薯又名紫薯、山川紫,是日本培育出的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甘薯新品种。90年代由中国农业科技人员带回中国,并成功种植。紫甘薯从性质上来看属于旋花科薯类作物的一种,是近些年新出的一种甘薯品种。紫甘薯中包含有花青素的成分,所以薯肉在颜色上呈现为深紫色,薯皮看上去呈现为紫黑色的颜色,可以除食用外,它的药用及保健功能也非常好,是一种高营养甘薯品种,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目前紫薯在日本、韩国研究发展比较快。
在英语学习中,只有首先通过大量阅读,积累一定的词汇、短语、句子表达等,才能有效输出,提高自身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因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信息的获取方面,更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品格的培养,发展综合素养,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对话理论为理论基础,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阅读素养的相关研究,综合多位学者的观点,界定
新入职阶段是中学英语教师职业生涯的开始,它直接关系到中学英语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然而这一阶段也常常是中学英语新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扰、产生挫败感、遭受到所谓“现实冲击”最多的一个阶段,因而直接影响甚至阻碍新教师对其职业的认同和专业成长。以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师生涯始于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扮演,新教师的职业认同是否成功,关系到教师日后对教师职业的情感、认知和投入的程度。如果职业认同感强,新教师不仅会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或图像式思维工具,它既简单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它的出现,促使国内外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把这一知识可视化的工具试图应用到教育领域,以求提高教育的效果。相关研究表明,思维导图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等。国内也有不少学者提倡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近几年思维导图也逐渐被推广到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以求改变传统写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C_4途径光合关键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C_4植物光合关键酶PEPC基因转入C_3植物中改良C_3植物光合效率,进而提高C_3植物产量是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为探究PEPC基因对C_3植物烟草光合效率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玉米PEPC基因转入到烟草中,并继续进行种植筛选获得T3代转玉米PEPC基因烟草植株,利用PCR、RT-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维度,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分析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不仅有利于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考查特点的掌握,还有利于帮助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阅读学习成绩,是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理论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近五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Ⅱ的阅读理解文本分析发现其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
豌豆蛋白是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不含胆固醇且营养组成比较均衡的蛋白质。以往豌豆蛋白,主要用作动物饲料,造成蛋白质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年来,由于豌豆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可利用性,豌豆蛋白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在提取过程中豌豆蛋白溶解性、乳化性等功能性质较差,不能满足工业要求。因此,亟需对豌豆蛋白进行合适的改性来拓宽豌豆蛋白的运用范围。本文主要以豌豆蛋白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超声波、微波、超高压三
词汇是组成句子、语篇的基本单位,是交际、写作等的基础。词汇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词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初中阶段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十分重要的一步,其目的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英语的需求,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词汇教学既要帮助学生提高词汇量,还要确保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已知词汇。然而,从目前初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