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表明,从1950年到2010年,无论是从事故发生的数量还是由于灾难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来看,世界范围内突发事件呈现上升趋势的特点都是十分明显的。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建设,社会格局不断变化,整体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由此导致的突发事件机率也就逐渐增高。面对突发事件,政府除了要迅速采取救援行动、减小事件损失外,在当今这个讯息加速流动、公众权利日益扩大的时代,如何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政府必须认真思考的又一重大课题。本文试以提高政府能力为出发点,从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案例着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应对媒体和公众的舆论引导策略与方式,使舆论引导本身兼有基础的理论性和实际的可操作性。从这点出发,本文将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研究具体放置在政府的自身行为和与外部协调两个不同框架下进行分析。在自身行为框架下,通过借用管理学中事件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特点,也将政府的舆论引导活动对应入突发事件中的相应阶段,并结合具体个案予以解释说明,对每个阶段政府的作为与不作为展开讨论,最终在理论层面归结出影响政府舆论引导活动的各项要素;在外部协调框架下,构建了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形成的形态模式,并运用正反情境分析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中各方的利益关系及相互作用,根据不同舆论主体的特征、性质,在充分考虑我国行政管理运作的基础上,推导出政府与媒体、公众三方之间最有利的舆论引导模式,以形成政府主导、媒体监督、公众参与的舆论引导运作机制。全文共设六部分,并逐一从传播学、舆论学、新闻学以及管理学等多个角度进行解析,力求为促进我国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构建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