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国际体联对竞技体操评分规则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以往的评分体系,实行总分打破10分制,难度分不封顶,完成分从10分往下扣的评分规则。这一规则的颁布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竞技体操特别是难度的发展,运动员把多数精力都放在了提高成套动作的难度上,以难取胜是他们在比赛时的作战思想。2009年国际体联在2006年版评分规则的基础上对规则做了一定的修改,2013年出版的规则又对2009年版规则做了部分修改,使规则更趋于完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和第30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和单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进行分析,并结合2006、2009以及2013年版规则在这两个项目上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和单杠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男子体操队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为了使两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和单杠决赛具有可比性,更客观的找到前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10个有效难度动作、连接动作、动作组别、成套编排)的差异,本研究对决赛前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评定均采用2009年版规则(自由体操连接加分除外)。主要结论如下:1.男子自由体操的发展趋势(1)运动员会继续选择C组的俄罗斯挺身转体1080°以上或日本手倒立,或D组动作作为非技巧动作。C、D和E组的技巧动作是运动员成套动作的主体,从项目的发展趋势来说,高难度级别的E组和F组动作的使用比例将增大。在动作难度水平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还将不断地向前发展。(2)“三连接”和“四连接”动作已经消失,“二连接”动作是运动员获得连接加分的唯一选择。虽然以滚翻结束的空翻动作与任何空翻动作之间的连接动作将销声匿迹,但“二连接”动作的类型还是呈现多样化。(3)运动员将继续选择Ⅱ和Ⅲ组别的动作作为成套动作的主体。Ⅳ组别的动作越来越受运动员的青睐。来自Ⅲ组别的既有难度,稳定性又较高的D组或E组动作是运动员结束动作的首选。(4)运动员会继续将高难度级别的单技巧动作或难度较大的串联动作作为开场部分;D组或E组动作仍将是运动员结束动作的首选;对于中间部分的编排,技巧串动作已经全部是“二连接”动作,且连接类型呈现多样化,非技巧动作更多的编排在中间位置,单个技巧动作的难度将继续提高,以滚翻结束的空翻动作将作为单个技巧动作使用。2.单杠的发展趋势(1)较高难度级别的D组和E组动作的使用比例将提高,高难度级别的F组和G组动作的使用人次虽然有所减少,但随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规则的导向作用,使用人次可能会有所增加。在新的奥运周期难度分有下降或持平的趋势。(2)连接加分呈现下降的趋势。中穿类动作接飞行动作的连接仍是最受运动员青睐的连接类型。飞行动作接飞行动作的连接以及“三连接”动作将得到发展。连接动作的难度级别主要以D、E组为主,更多的F、G组动作出现在连接动作中也将成为一种趋势。(3)运动员对Ⅱ组别的使用基本上已达到“饱和状态”,这种现象还将继续发生。Ⅳ组别仍是运动员比较喜爱的组别。Ⅰ、Ⅲ组别动作的使用数量变化不大,呈下降的趋势。(4)当今世界单杠的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欧美运动员为代表,重点发展高难度级别的F、G组动作,但连接较少;二是以中国运动员为代表,重点是在较高难度级别的D、E组动作的基础上发展连接动作;第三种发展趋势是向较多连接动作中有高难度级别动作的方向发展。E组的直体后空翻两周720°下几乎成为了运动员成套动作下法的“规定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