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sunday_to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学习和总结。对企业业绩的评价是对以前工作的总结,也是开始下一阶段学习的起点,故而企业业绩评价研究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大多数的研究都是“统”而“全”的,本文认为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采用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有着不同的管理重点和任务从而应有不同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案例分析为补充,研究并建立了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界定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定位;第二章阐述企业生命周期及业绩评价的基本理论,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述评;第三章着重划分企业成长各阶段,并对我国企业生命周期的特点进行分析;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对企业生命周期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第五章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研究局限。第一章是绪论,阐述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一节说明研究背景,我国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是7-8年,而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大体在3-4年之间。随着市场改革进程的加速,很多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成功上市,但也有很多企业在鼎盛时期就突然衰退。许多企业都经历了创立到衰亡的过程。第二节是研究动机和目的,本文拟从业绩评价角度去规范管理方法,以达到探求企业短命原因的目的。论文从企业生命周期和业绩评价两方面结合起来的角度进行研究,希望有所突破,能对企业有一定的指导意思,并试图建立起在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将能为企业提供更为有效合理的管理平台。第三节是阐述研究方法,归纳研究内容。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以理论阐述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第四节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界定了三个概念:企业生命周期、业绩、业绩评价。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阐述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业绩评价理论,以及与本文相关的文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已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形成四大分支,分别为仿生-进化论、周期阶段论、归因论及周期对策论,其中周期阶段论的影响最大。业绩评价理论目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有四种:一是1991年斯特恩公司基于股东价值提出的经济增加值理论,二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Robert.S.Kaplan)和企业总裁大卫.P.诺顿(David.P.Norton)提出的平衡计分卡理论,三是我国财政部制定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四是现代日本的业绩评价制度。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业绩评价的理论较少,最早专门研究此论题的是缪艳娟[2001],在《浅谈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综合绩效测评指标设计》一文中,采纳平衡计分卡理论思路,围绕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发展战略目标,设计各阶段绩效测评指标。第三章我国企业生命周期划分标准和各阶段特点。本文提出运用“多因素综合判断法”划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生命周期的界定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企业制度、企业文化、财务和产品(服务),每个方面里又包含若干因素。根据界定因素设计权数,通过评议,计算具体得分,再依据标准值界定企业属于哪一阶段。后一小节文章归纳了我国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企业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一节对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和计分方法进行阐述。评价指标的具体设置原则有如下几点:1、以战略目标为导向;2、以最易导致失败因素为起点和以关键成功因素为回归点;3、各指标之间联系紧密具有互补性;4、指标计量的可操作性;5、指标的可比性;6、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计分方法目前主要有:主观法即专家意见法(德尔菲法)和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因子赋值法;客观法有相关高低法、系统目标影响法和变异权重法。接下来的四节是具体对各阶段的指标体系设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过程为:一确定本阶段的战略,根据战略找出关键成功因素和最易导致失败因素;二是选择合适的指标体系;三是确定各指标在体系中的权数;四是完成指标体系设计。四节内容中另一部分是案例分析,所选案例是自创业起至衰亡的内蒙古宁城老窖集团。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不同企业由于行业、经营环境、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和财务特征各不相同,其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也应体现个性化。研究局限体现在:一是论文没有针对某行业或是某种类型的企业写,而是笼统来写,没有针对性,比如知识性企业和制造性企业可能会存在少些差异。二是由于研究方法是规范研究,评价指标的权数是建立在查阅资料和本人的经验基础之上的,未经过实践检验,没有采用实证研究也许是本文的一个缺憾。三是对企业生命周期具体应分为几个阶段没有严谨论证,而是直接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是对各具体指标的计算公式没有深入研究,比如市场份额的计算不但应有数量上的还应有质量上的界定。五是在案例分析中,具体采用综合指数法或是功效系数法没做过多关注,只是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了问题而已。文章的主要观点有:一是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中,生命周期与时间没有关系,或者说相关性不是很强。同时本文认为由于研究目的和角度不同,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标准就应有所不同。文中给出各阶段划分标准,并按照相关因素划分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二是在设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时,不应仅仅给出指标,而应阐述为什么会选择此指标。另外指标体系中除了指标本身外,还应有评价过程,其应包含指标的权数、评价的方法等。三是在进行业绩评价时,不应只注重财务方面,但财务指标仍是业绩评价的“主角”,这是由于财务指标具有可量化、可比性等特征优势。另一方面,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财务评价和非财务评价的比重应有所不同,在创业期和衰退期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非财务评价所占比重要比其他时期大一些,而在成长期和成熟期,财务比重所占比重大些。文章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划分生命周期阶段时,提出“多因素综合判断法”,划分阶段要根据多个因素综合判定,分别是企业制度、企业文化、财务和产品(服务)四方面,涵盖了体现企业特征的全部内容。同时在四个方面中有分出若干较细因素,这些因素很具体,具有较强操作性,给出界定权数和标准范围,综合评分后对照标准范围即可判断企业应处在哪个阶段。二是在业绩评价指标设计时提出设计的原则,这些原则告诉我们应如何去选择指标,也告诉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些指标。在选择指标时,首先应明确企业采取何种战略,在特定战略下的关键成功因素和最易导致失败因素是什么,以此为基础后再选择指标。三是在设计指标体系时,既有设计原则,又有具体指标设计过程,同时给出权数,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此为“范本”,结合企业所处环境、经营特点等加以修正即可,文中设计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四是运用的案例是自撰的全新完整案例,这就使得在案例分析时有良好的连贯性。
其他文献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金融业出现了金融创新与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各国金融业纷纷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体制转化,金融领域出现了证券化、自由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999年黄金周制度实施以来,我国旅行社数量激增,但整个行业仅停留在数量增长阶段,旅行社企业单体规模普遍较小、生产重复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被冠以“小、散、弱、差”的帽子
<正>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新中国电视播音主持业务总体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特别是随着传播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为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但是由于
交叉销售在国内已经有几年的发展历史,从执行交叉销售的各个集团公司的发展来看,交叉销售并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阻碍交叉销售发展的原因有很多,渠道冲突,资源分配不均,渠
<正>3月以来,诸如"杨丽娟和律师抵达广州状告媒体案今日开庭""杨丽娟称告完媒体下一步要告华仔"等有关杨丽娟的新闻又开始频频出现。为女儿追星不幸投海的杨父尸骨未寒,媒体
期刊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最常见的记忆和认知衰退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了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而目前对于AD的病因仍不明确且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线粒体是细胞的能
十九世纪西方音乐史上,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ener,1813—1883)和他的“乐剧”影响意义之重大毋庸多言。但在瓦格纳创作后期那些光华夺目的“乐剧”之出现前,他创作中期
佛教旅游是一类独特的旅游,正如佛教在其历史演进过程要反映时代要求一样,佛教旅游研究也必然反映当今时代的要求。在生态旅游日益成为时尚的今天,将佛教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
SA8000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简称SA8000标准)是由总部设在美国的民间非政府组织SAI(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简称SAI)推出的
风险投资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它不仅为全球带来了新经济时代的曙光,而且成为牵动新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发展风险投资近20年,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