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助推器。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安徽正式加入"长三角地区"和"皖南旅游示范区"被纳入国家战略以来,大黄山圈旅游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徽州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古建筑遗迹众多、古城墙保存完好、旅游资源独特性强,是皖南历史观光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古徽州文化的核心地标。2015年,合福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徽州古城旅游交通导向更加明显,出现了"高铁旅游热",区域旅游整体出现利好;2016年,歙县政府又战略引入A广电集团立足徽州古城等景区合作开发运营,重组后古城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旅游聚合效应初步彰显。但由于皖南旅游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客源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加上徽州古城景区盈利模式单一、营销理念落后、人才和资金资源匮乏,导致其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和四川阆中三大古城相比,在游客接待量、综合收入、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差距较大。在此背景下,如何抢抓契机,提升徽州古城旅游产品竞争力,与周边景区错位发展,改变过去"拍脑袋、关起门"来搞旅游营销的理念,加强目标市场定位、旅游产品改造、盈利模式构建、销售推广创新等策略,是本文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本文通过对徽州古城自身营销状况的诊断,根据客源市场调查数据,从定性和定量分析角度,提出了古城景区的客源目标市场选择及定位;最后应用"4P+G",营销概念模式,对徽州古城的旅游产品、产品价格、销售渠道、旅游促销、政府宣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究,目的是进一步解决景区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扩大市场接待能力和综合盈利水平,最终实现重组旅游市场核心竞争力重塑,达到快速健康有效发展的经营目标。论文强调要关注客源、引来游客、留住游客,改变过去的恶性循环圈现象,由粗放式营销向专业化系统化营销转变,以不同层次的客源需求,来引领徽州古城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不断研究需求变化和竞争环境,推动营销策略创新、开辟新的旅游市场空间,从而实现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目标。本文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点与不足等内容,指明了徽州古城导入市场营销策略的必要性和问题研究方向。第二章概述了基本营销理论及相关旅游营销概念,为后文研究内容及理论方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也是全文提出问题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基础理论的分析,本文给出了指导旅游营销的概念模式。第三章通过开展实地调研、访谈和咨询,搜集了徽州古城旅游营销有关的大量一、二手数据和信息资料,并对景区营销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内、外部环境进行定性剖析。第四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以客源目标市场为中心,进一步分析徽州古城市场营销的服务对象——目标客源市场,并提出徽州古城目标市场选择策略和客源定位的战略建议,为营销组合策略建议提供一线市场依据。第五章重点就如何运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与促销策略,解决传统政府营销思维问题,提出了定性方面的建议,这些举措立足于前文分析和景区实际情况;但措施能否切实落地、真正实现其"市场力、产品力、竞争力"增强之目的,还需要机制、人才、资金及外部力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