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部控制和条件稳健性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quanw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美国国会出台了《萨班斯法案(SOX)》,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以及恢复投资者的对财务报告稳健性的信心。SOX第404条款要求首席执行官(CEO)和首席财务官(CFO)评价并报告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效果,提出了对内部控制评审的要求,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来改善公司治理情况,并最终加强公司的受托责任。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基本建成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06年6月和9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6月,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目的在于加强和规范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2010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基本建成,不但符合我国实际国情,而且吸取了国际先进经验。这一系列法规和指引的出台,再加上国内外一系列大公司的财务舞弊案的发生都与企业内部控制息息相关,这说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将成为学界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分为七章,其整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引言。本章是本文的开篇,主要对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进行了简单说明,并阐述了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第二章是理论综述。本章首先对内部控制和会计稳健性及在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一个基本概述,然后再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以往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述。第三章是理论推导及研究假设。本章结合国内外研究,对内部控制和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论述,并由此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第四章是研究设计。首先本文对最基本的Basu模型进行了一个详细的阐述,因为本文所运用的模型都是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其次,针对本文的研究提出了两组假设,并提出了本文的主要三个研究模型,从盈余变化的持续性、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应计损失确认的及时性和盈余对消息反应的及时性三个方面考察会计稳健性。第五章是样本选取和描述性统计。本章详细阐述了本文样本的选取过程,并且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相应的描述性统计。第六章是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本章对所选取的样本公司的相关数据根据前文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回归,共计两组假设对应六个模型,得出了相关的回归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第七章是研究结论与启示。本章主要归纳了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并对产生该结果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并且对今后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稳健性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的支持,同时还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利于管理层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改进内控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为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会计稳健性作为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该原则的贯彻实施直接影响整个企业会计政策的制定和会计方法的实施,与企业内控制度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而且有研究表明会计稳健性对改善公司治理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二者相互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管理层会因为各种契约的存在,倾向于选择较低的稳健性,而且会利用稳健性的实施建立秘密储备,强的内部控制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也就是说强的内部控制会阻碍企业出具稳健的财务报告;稳健的会计政策会造成对“好消息”和“坏消息”的不中立的反应,允许对资产或收入进行保守陈述或者对负债或费用进行夸大陈述,致使财务报告不中立,损害了概念框架所需要的可靠性和无偏性的质量。这样一来根据稳健性原则出具的财务报告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有偏的,然而强的内部控制却可以确保财务报告是无偏的,那么强的内部控制可以促进稳健性财务报告(本质上是有偏的)的观点变得薄弱。这样来看,二者之间又是矛盾的。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和财务报告稳健性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对先前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再采用实证分析,选取适当的模型来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对会计稳健性的度量方面本文将使用在一般文献中常用的3个衡量稳健性的指标来衡量对经济损失确认的非对称及时性:(1)在Basu (1997)模型中的盈利变化的持续性(2)在Ball and Shivakumar (2005)模型中的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应计损失确认的及时性(3)在Basu (1997)模型中盈余对消息反应的及时性本文实证分析的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和会计稳健性之间存在着某种不稳定的关系。本文从三个角度衡量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于是作者认定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不稳定的关系。从二者负相关的角度出发,强的内部控制之下会生成无偏的财务报告,阻碍了稳健财务报告的生成,薄弱的内部控制会使得管理层利用会计稳健性夸大对损失的确认,这时对“坏消息”确认的及时性对外表现为会计稳健性。从二者正相关来看,从稳健性的基本定义出发,即盈余对消息反应的及时性证明了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以前大多数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因为薄弱的内部控制,意味着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结构不够完善,使得企业管理层有更大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造成财务报告的稳健性降低。最后本文由回归结果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内部控制和会计稳健性之间存在着某种不稳定的关系。鉴于此,要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依照我国已建立的规范的内控体系,解决我国目前在内控信息披露中所遇到的问题。首先,要强化内控信息披露的强制性要求,学习SOX法案中对内控信息披露的要求,强制要求董事会在年报中诚实地披露内控相关信息,同时需要审计委员会(由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组成)发表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意见,同时要求外部审计师对管理层出具的内部控制意见出具说明。其次,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质性内容,因为内部控制已经渗透到了企业的每个部分,所以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而且还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现阶段,我国企业自身和会计师在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时,都不是参照同一种规范,导致两者之间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结论,影响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再次,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审核,并且做出详细的规定,用以保证控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将内部控制和会计稳健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们在公司治理中所起到的作用,内部控制和会计稳健性的实施都要在适度的范围之内,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止企业利用会计稳健性来建立秘密储备,而不影响会计稳健性本身。分清楚对“坏消息”的及时确认是真实地反应了企业的经营状况,还是利用稳健性来进行盈余管理。因为会计稳健性与盈余管理是有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企业,而且盈余管理被认为是一种管理者向外部传递企业内部信息的一种机制,适度的盈余管理对整个企业和社会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我国的企业在整个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稳健性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给与管理者适度的权利,但同时要对其进行约束,防止做出危害股东和投资者的行为。此外,在将内部控制和会计稳健性结合起来时,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强化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质性以及会计稳健性的实施。最后,受到研究问题、研究方法、软件运用以及数据收集等多方面的限制,本文的研究存在某些不足,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由于本文模型的限制,Basu模型运用的前提条件是基于市场有效性假说,然而我国的市场并不具有完全有效,这是模型运用的缺陷。由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刚刚建成,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内容不具有实质性,内控自我评价报告常常流于形式,信息含量较低,造成了许多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不具有研究价值。而且在数据搜集方面,本文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审计意见类型和违规情况的披露这三个方面来衡量内部控制质量可能存在考虑不周全的情况。最后,对我国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饭店业也相应的迅速发展起来,饭店业的发展为我国的劳动力就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众所周之,饭店为顾客提供的服务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正>蔡松年字伯坚,原籍余杭(今浙江杭州西),归金后占籍真定(今河北正定)。~②"因镇阳(即真定)别业有萧闲堂,自号萧闲老人。"~③仕金,官至尚书右丞相,封卫国公。正隆四年(1159
会议
出土处:f:$河南泌阳玉玉_——玉玉玉__——玉-一玉1989』堡姿瞳盘出叠墓西凤翔马家庄一号j爹筑群遗址三、璧!、迭!、篮至、堡!、璧、殃、圭200()—141985—之公Ml鱼墨基,坚、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滴尿激酶溶栓疗效。方法:对46例发病12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滴尿激酶150万单位,观察其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结果:39例有效占84.8%。结
在医疗保险中引入谈判机制有助于打破医药卫生市场现有的不合理均衡,使医药供方单位和企业重新选择自己的战略决策,最终实现整体福利改善和效率提升。博弈论的原理和观点能有
体育,在我国长期遭受政治和商业的绑架。在大众的观念里,仿佛“球”不是用来为国争光,就是用来“看”或是“赌”,要么就与低俗娱乐捆绑在一起,大众这种狭隘和畸形的体育观很大程度
<正>患者胡某某,男性,23岁,安徽芜湖县人,就诊时在上海某银行任保安。因外生殖器长“瘊子”于2003 年5月16日上午8时到本院就诊。经查,冠状沟见散在菜花状赘生物,醋白试验阳
在我国目前金融分业监管模式下,信托公司是唯一可以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业市场投资的金融机构,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同时,对于竞争日趋激烈、“金融脱媒”现象不断出现的
<正>在国内外讨论关于绿色金融能否引导民间资金投资于绿色产业,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话题时,经常出现的一个观点是:环境保护是公共产品,是没有盈利的,逐利的民间资本和金融机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已达13.26%,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高达8.87%,按国际惯例,我国已进入标准的老龄化社会。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