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麦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对麦芽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uxia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麦是啤酒生产最主要的原料,本文首先通过培养计数法研究制麦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大麦表面及内部的细菌数>酵母菌数>霉菌数,大麦表面及内部微生物数量和大麦品种有关,制麦过程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大麦表面;浸麦激活污染微生物生长,好氧细菌在发芽第四天达到峰值5.41011cfu/g绝干麦芽,而霉菌和酵母菌在发芽第二天达到最大值8.7105cfu/g绝干麦芽和2.1107cfu/g绝干麦芽,干燥后污染微生物急剧下降;第二次浸麦水中的微生物总量比第一次浸麦水高,两次浸麦阶段有不同微生物菌群分布;分离及鉴定9种制麦过程中的主要真菌;通过适当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可以减少微生物数量,而又不影响发芽率。制麦过程中霉菌对麦芽品质影响较大,进一步研究制麦过程中分离出的霉菌对麦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链格孢霉和镰孢霉对麦芽中β-葡聚糖分解不利,其所制得麦汁中β-葡聚糖含量明显增加,并且造成麦汁的粘度增加;同时也影响麦芽中蛋白质的溶解,麦汁中α-氨基氮含量减少;接种链格孢霉和镰孢霉麦芽的糖化力有所下降;接种链格孢霉、草酸青霉、镰孢霉和米根霉麦芽的麦汁浊度增加比较显著;霉菌和大麦对氧气的竞争使得所制麦汁pH下降和总酸增加;霉菌造成麦汁色度增加,给麦汁的色泽带来不利影响。确定链格孢霉、草酸青霉、镰孢霉和米根霉均为影响麦芽品质的有害微生物。霉菌对麦芽的浊度影响较大,高浊度麦汁使酵母极易退化,对啤酒酿造产生极坏的影响。乳酸菌对霉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所以采用乳酸菌来改善成品麦芽麦汁浊度。以从麦芽表面分离和筛选出的乳酸菌作为实验菌种,研究接种量、接种时间、浸麦温度、浸麦工艺和发芽工艺对成品麦芽麦汁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乳酸菌的表型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麦芽表面分离和筛选出的乳酸菌S32-3初步鉴定为植物乳杆菌。接种乳酸菌于制麦过程中,乳酸菌的最适接种量为105个/g绝干大麦,最适接种时间为第一次浸麦开始,浸麦温度为20℃,浸麦工艺为浸4h断18h浸5h断3h,发芽工艺为20℃24h,18℃24h,16℃24h,14℃24h。制得乳酸菌麦芽的麦汁浊度下降29.5%,其它主要指标有明显的改善。
其他文献
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与市场环境快速变动,面对产品更新换代加快,某些产品的市场寿命比新产品开发周期更短,制造企业的竞争战略已经从纯物资资本的竞争转换为产品创新
生物体内存在一组小RNA分子,长度通常只有18-24nt。通过在转录水平和/或后转录水平阶段,利用特定碱基配对方式与他们的目标靶基因序列联配,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植物小RNA作为一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21世纪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提高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工作效率和运行可靠性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因此设计一种能够确保太阳能热发电
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树立宪法的至高权威。依法治国,从根本上说是依宪治国。这是因为:依法治国首先要有一个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而宪法是这个法律体系的统
德育作为一项育人的重要实践活动,在学校的教育发展中具有灵魂指导作用,历来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尤其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
背景与目的糖尿病是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糖尿病状态下内皮祖细胞自骨髓中动员被削弱,致使缺血诱导的血管新生功能减弱相关。培哚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本文依据特色农业的内涵要求和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区域环境条件
目的:研究三七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皂苷生物合成的动力学变化。方法:将三七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40 d,用HPLC检测细胞生长过程中皂苷的动态变化。结果:三七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生
以自行研制开发的大型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系统为手段,对其可靠性进行试验验证,并对不同含水率煤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突出强度变化规律进行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制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作为两者之间沟通桥梁的呼叫中心已经成为企业运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话音服务质量的监控和保证是呼叫中心管理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