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等级汉字意符表义状况及教学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shi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别于表音文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汉字,具有特殊的表义性。然而汉字结构的复杂、留学生对汉字形义之间的联系认知不足,成为学习汉语的主要难点之一。利用汉字意符的表义性,可以加强留学生对汉字的识记与掌握。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汉字表中析出的意符为研究对象,考察等级汉字意符的表义状况,并对相关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研究缘起,概述研究现状,说明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对《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汉字表的意符表义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从表义度和构字能力两个方面对意符进行分类研究。第三部分着重分析《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各等级字符中的意符分布情况,结合上一部分对意符的分类,讨论汉字表中汉字分布问题,对字表提出相关的建议。第四部分主要对外国留学生意符表义的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对汉字意符表义性的认知,考察不同水平下对汉字的意符掌握与等级汉字表中的各等级意符分布的对应情况。第五部分主要结合意符的分类,以及各等级汉字表中的意符与留学生实际掌握的对应性,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对对外汉字教学提出一些合理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语,对全文的观点以及结论进行概括总结,并交代一些需要说明的地方。
其他文献
本文以泰兴方言双及物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开展方言调查的基础上,借鉴目前普通话和方言双及物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类型学及认知语言学等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伍尔夫的《海浪》在意识流的掩盖下看似杂乱无章,其实它是一座意象的宝库,这些意象多彩纷呈,并且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循环是全书的灵魂:从宏观上看,它统摄着全书的内容与形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