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致病力分析和对两种杀菌剂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uaidaokid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作为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对一个国家的影响非常重大。自19世纪爱尔兰饥荒之后,人们对马铃薯,尤其是马铃薯晚疫病的关注度一直很高涨。马铃薯晚疫病是由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引起的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卵菌病害。马铃薯晚疫病菌(P. infestans)抗药性的出现及其日趋严重的现象是焦点之一。在试验中,选择中国境内7个不同采集地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南宁、福州、宁德、定西、固原、曲靖、安顺),每个群体20株菌株,共140株,测定了中国境内马铃薯晚疫病菌
其他文献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是具有森林植被类型特点的典型地区,是东亚阔叶林向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草原向森林的双重过渡地带,是华北植物区系向兴安植物区系的过渡带,是连接各大
植物精油是一类常温下可挥发的、外观似油的液体。由于它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现今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部分植物精油对仓储害虫具有忌避和熏蒸活性,有望替代现今所使用熏蒸剂。本文就具有忌避和熏蒸活性的植物AA精油的提取、分离及鉴定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确定了从植物AA中提取精油的最优提取条件,并通过分离纯化及鉴定化学成分,以期找到精油中的有效活性成分。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蒸馏时间和提取
葫芦巴碱(Trigonelline,TRG)是从豆科植物葫芦巴(Trigonellafoenum-graecum L.)的干燥种子中分离的一种生物碱,它不仅存在于葫芦巴属植物,而且广泛存在于其它植物中。葫芦巴碱是尼克酸和尼克酰胺的代谢产物,与NADP+/NADPH和NAD+/NADH的代谢循环密切相关。在外界特殊环境下NADP+/NADP和NAD+/NADH积累过多后,其中一条代谢途径就会引起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