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各地兴建了大批音乐厅丰富当地的市民文化生活,部分建成后的音乐厅音质条件很难满足人们对于声环境的主观需求。目前,没有一种相应的科学方法探索影响声环境主观评价的最根本原因,更无从改善,使音乐厅建设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研究通过对长江大学音乐厅进行现场调研、访谈及测量,对声环境主观感受不佳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探索一种适用于国内的对建成后音乐厅进行主观评价的方法,进而找出影响音乐厅声环境主观感受的原因及改善建议。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对长江大学音乐厅的声环境进行研究。问卷调查法是依据全面性、区分度和适用性原则构建评价因素,以音乐专业学生为评价主体,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多种表演形式共存下的声环境进行评价。实地观察法以音乐厅现状描述为主,分析它的空间形态、材料、细部做法及声学处理方法,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原因讨论。对问卷结果分析采用的是多元统计分析法。为找出评价者对评价因素的认同程度,采用描述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评价因素的适用性问题;为研究评价因素与环境总体评价间的多重结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因素间的关联特性;为寻找影响声环境总体评价的最根本原因,运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将能够解释声环境的因素分类,研究每个因子包含因素的指向性,进而找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音乐厅声环境最为重要的因子是均匀度,结合实地观察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音乐厅声环境的改善建议。在研究方法上,研究某些评价因素的可适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方法适用范围限于专业音乐厅,评价对象也限于有一定声学知识的音乐爱好者,希望能为后续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