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及其共聚酯的生物降解行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高分子量的PBS和PBSA的宏观和微观生物降解行为,并探讨其生物降解机理,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具体如下: 1.用缩合聚合法,以Ti(Oi-Pro)4为催化剂,通过控制1,4-丁二醇(B)与丁二酸(S)和己二酸(A)的投料比,在高真空条件下先后经过酯化和缩聚两步反应制备出高分子量的PBS和PBSA聚合产物。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分析结果表明,所得PBS和PBSA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8.3×104和8.9×104,熔点分别为115.1℃和70.5℃。1HNMR测得PBSA的摩尔组成比[S]/[A]=60/40,与丁二酸和己二酸的摩尔投料比一致。 2.根据GB/T19277-2003/ISO14855:1999国家标准,建立一套用堆肥法来评价塑料生物降解性能的评价体系,然后用该体系来研究PBS和PBSA薄膜在可控堆肥条件下的宏观生物降解行为,并用GPC和DSC方法对降解后的薄膜样品进行表征。最终的生物降解百分率结果表明,PBS和PBSA薄膜在可控堆肥条件下都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降解动力学曲线呈“S”型,降解过程包括三个阶段:降解速率在第一阶段较为缓慢,第二阶段迅速增加,第三阶段又重新平缓下来。在PBS和PBSA的堆肥化过程中,堆肥环境没有发生酸化,堆肥混合物的pH值始终介于7.0~9.0之间。试样的生物降解性能跟样品的形态密切相关。材料的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越粗糙,越有利于生物降解的进行。相对而言,PBSA比PBS更容易被微生物降解。 3.选用固体培养的方法对堆肥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结果得到数量较多的四种微生物。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根据分离物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这四种微生物被鉴定为杂色曲霉菌、青霉菌、芽孢杆状细菌和直杆高温多孢菌。在此基础上,以PBS和PBSA为唯一碳源进行液体培养,筛选得到这四种微生物中杂色曲霉菌对PBS和PBSA的分解能力最强。 4.研究了PBS和PBSA薄膜在杂色曲霉菌作用下的微观生物降解行为,并用失重法、凝胶渗透色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生物降解过程中PBS和PBSA薄膜的重量损失、分子量及其分布、表面形态的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非生物水解相比,杂色曲霉菌的存在加快了PBS和PBSA薄膜的降解速率,PBSA比PBS更容易被微生物进攻而发生降解。本研究中,PBS和PBSA薄膜最快的生物降解速率出现在第5~10天之间。杂色曲霉菌对PBS和PBSA的侵蚀作用从薄膜的表面开始。1H-NMR和DSC的分析结果表明,PBSA薄膜分子链中己二酸单元的酯键比丁二酸单元的酯键更容易被微生物进攻而优先发生降解。并且,水溶性降解中间产物的生成和被微生物矿化吸收这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酶活性研究结果显示PBSA薄膜在生物降解的前10天内酶活力随降解时间单调递增,并在第10天达到最大值。
其他文献
碳酸二苯酯(DPC)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聚碳酸酯PC)中间体,目前工业上主要由光气法合成。光气剧毒,环境污染大,因此非光气法合成DPC是未来工业生产的理想途径。非光气法合成DPC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人物画作为最早发达的绘画形式,充分表现出中国绘画的特色——以线造型。在线的起承转合中,不仅凝聚着艺术家深厚的人文修养,而且也包含着艺术家对笔墨趣味的崇尚和追求,在历
镁及其合金以其资源丰富、成本低、重量轻、储氢量高等特点成为了燃氢汽车燃料提供者中最有力的竞争者.然而,它们却具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吸、放氢速度慢;二是氢化物太稳定
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目标要求实施的重要对象,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借助于知识教学、问题训练和思考分析等活动,提升学
含硫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具有广泛的生物和药物活性,在医药、农药、有机功能材料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研究含硫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有十分重
本文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工作机理,研究了4种逼近方式并得到4种空间矢量PWM(SVPWM)波形。通过分析、仿真,研究了它们的谐波成分和开关频率,得出不同逼近方式的优缺点。
卢沉先生在他的《自画像》中所题,“寿有限,艺无涯。朝朝暮暮,东涂西抹,面壁弄墨,数十年未成正果,何处丹砂,白发依稀始涂鸦。”这段文字沉郁顿挫,饱含真情,让人不禁感慨,人一
分子在界面上的取向、构相、组装结构,一直是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以及材料科学所关心的重要而又难以准确确定的基本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精确表征认识,取决于界面表征技术和
吡唑酮及其衍生二氮杂环结构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及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分子中,因此化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简便、高效的方法构建此类化合物。甲亚胺亚胺偶极子作为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