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颗粒流方法的粘结颗粒材料直剪试验模拟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db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直剪试验测定土体抗剪强度在工程上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但直剪盒内部材料在剪切过程中的微观破坏机制却不易观察到。对于直剪试验的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砂土和岩石类材料方面,对于具有较大粘结强度的粘土的直剪试验研究不多,由于粘土颗粒间由于存在物理-化学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讲需要考虑更多参数,因而在剪切过程中具有不同于砂土的宏观表现。本文以粘土颗粒介质为例,运用颗粒流理论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粘结颗粒材料在直剪过程中剪切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探究。本文首先对试验土样的基本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并通过室内直剪试验确定了土样的抗剪强度指标。然后运用颗粒流理论建立起直剪试验离散元模型,并根据PFC接触本构关系建立BP神经网络宏-微观参数非线性反演系统。通过输入土体的宏观力学参数,确定了试样所对应的微观力学参数,进而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数值模型较好的反映了室内试验的情况。从模拟结果可以得到:1)通过颗粒的平移量和旋转量统计以及局部孔隙率的变化分析,认为试样中颗粒的运动特征和局部孔隙率的变化是剪切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微观表现。2)根据各向异性参数演化规律曲线将各细观组构参数对宏观抗剪强度的贡献进行量化,其中法向接触力作为试样中承担荷载的主要载体,对抗剪强度贡献最大,法向接触力、切向接触力以及接触法向所占比例分别大约为60%,30%和10%,并且三者具有一致的演化规律。3)从综合各向异性参数与剪应力比发展来看,试样的宏观力学行为与微观组构的演化具有一致性,因此可以认为是微观组构耦合作用的结果。4)从剪切盒中测量圆的布设可得到不同测点的主应力偏转情况,剪切带上主应力方向角从初始大约90°沿水平面顺时针偏转了50°左右趋于稳定,且与各向异性主方向的变化规律一致,可以认为各向异性主方向的变化正是主应力平面旋转的微观层次的体现。5)对不同时刻的裂纹数量和空间位置进行统计监测可知,粘结键的断裂多分布于剪切带范围,并且整个试样中观察到张拉裂纹数量要大于剪切裂纹数,但不同竖向围压下试样破坏时裂纹数量均在同一量级,且总数相差不大,说明破坏模式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裂纹发展范围不同。从微观层面来讲,围压的大小对粘结键的破裂数量并无明显的影响。
其他文献
<正>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四川民营经济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四川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所
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地理教育教学改革虽有一点成绩。但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原因在哪儿呢?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我们的教改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学习方式的改革。
初次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学生受生活经验和直观视觉的影响,只能说出2/4用来表示,而对用1/2来表示不能理解。从中,我认识到两点:一是学生初步理解“整体”时,首先依赖于生活实际
本文在充分肯定新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市场发展积极作用的同时,对新法实施过程中由于自身缺失使土地市场日益显现的弊端和不足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并从土地产权、土地供应、土地收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思维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因此,现代教育观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活动,学生才能学得生动活泼,才能主动发展.为
常听到一些数学教师埋怨:"这些学生怎么了!我都讲过几遍了,怎么还会做错!"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些错误确实会在学生中反复发生,难以纠正,其原因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粗心或学习不认
严格的检验程序、认真负责的检测部门,将企业进行过滤,是实力证明,亦是挑战继续。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产品的安全性、舒适性愈来愈成为用户选择的重点考虑因素,这不仅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数学信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和"善于学"
日前,丹佛斯集团主席雍根&#183;柯劳森荣获了由中国政府颁发的2018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以表彰22年来雍根&#183;柯劳森以及丹佛斯集团为中国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中国政府
数学思想方法揭示的是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指引着数学的发展方向,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它是数学的灵魂。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找准着眼点,巧妙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呢?  一、加强过程性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关键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非要将其从外部直接注入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因为数学思想方法是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教学中不一定要直接点明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