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纳米棒/D形光纤可饱和吸收体的飞秒光纤激光器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hong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秒激光由于具有超短的脉冲宽度、超高的峰值功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加工、国防以及基础科学研究等领域。被动锁模是实现飞秒脉冲激光的一种有效方式,可饱和吸收体是实现锁模的核心器件。目前,常用的可饱和吸收体器件主要是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但其制备流程复杂且成本较高。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二维材料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具有高的三阶非线性系数、响应时间短、光纤兼容性好、易于制备等。金纳米材料由于具有更高的三阶非线性系数、超快的响应时间、良好的光纤兼容性等优点,被视为一种理想的可饱和吸收体。金纳米材料的可饱和吸收特性主要源于其具有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吸收特性。2012年,我们研究组首次利用球形金纳米颗粒做为可饱和吸收体材料,在1.5μm波段实现了调Q脉冲激光输出。但球形金纳米颗粒仅具有单一的横向SPR吸收峰,位于520 nm处,虽可利用其团聚形成的多聚体实现覆盖500-2000 nm的宽带吸收,但团聚过程较难控制,这为其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限制。与球形金纳米颗粒相比,金纳米棒除了具有横向的SPR吸收峰外,还具有纵向的SPR吸收峰,且通过调节材料的长径比可以使得其纵向SPR吸收峰从可见光波段调谐到中红外波段,具有实现宽波段脉冲调制器件的潜力。利用金纳米棒可饱和吸收体器件,我们后续实现了宽波段(可见-红外)的脉冲激光输出。然而,金纳米棒较强的光热效应使得其在大功率及长期运转时会因热积累而损伤,这一性质限制了其应用。为了提升基于金纳米棒的器件的性能,对光热效应的抑制或减弱是非常有意义的。在硕士期间,作者围绕金纳米棒与消逝场的复合及基于该结构可饱和吸收体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研究发现,光在光纤中传输时,会在低折射率区域激发出消逝场,其强度沿着光纤径向以指数形式衰减,利用消逝场与材料相互作用同样可以产生可饱和吸收的效应,而消逝场的强度特性可减小材料所受激光辐照强度,进而可以有效提升器件的损伤阈值。D形光纤具有机械强度高、消逝场激发区域精确可控的优点,适用于制备该类型器件。基于上述思想,作者提出利用D形光纤构建具有消逝场特性的可饱和吸收体器件。在实验上,通过将Hi1060光纤的包层部分剥离制成D形光纤,利用消逝场效应与金纳米棒复合制备出金纳米棒/D形光纤可饱和吸收体器件,与传统“三明治”结构对比,金纳米棒所受到激光辐照强度被降低60%;此外,通过调节D形光纤包层的剥离长度控制,可以调控金纳米棒的有效作用面积,如此可在保证金纳米棒对光可饱和吸收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损伤阈值。其中金纳米棒的平均长径比为5.3,纵向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吸收峰位于935 nm处。通过对其建立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该复合器件在可见-红外波段有着平坦的宽带吸收,进一步在实验上,测得其吸收光谱覆盖500-3000 nm,上述结果表明,该器件可被应用于实现可见-红外波段的锁模激光器。(2)进一步研究该类型可饱和吸收体在2μm波段的应用。将上述金纳米棒/D形光纤可饱和吸收体置于环形腔掺铥光纤激光器中,提升泵浦功率至700 mW后实现锁模激光输出,其中心波长为1950 nm,脉冲宽度为373 fs。脉冲激光的输出最大平均功率为60 mW,这一结果与利用“三明治”结构金纳米棒可饱和吸收体所实现的锁模激光最大平均功率相比提升了10倍。表明金纳米棒可饱和吸收体的损伤阈值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此后进行的锁模激光连续1.5小时的长期稳定运转同样说明其性能的提升,可饱和吸收体并未因长期运转带来的热积累而损伤。(3)继而对金纳米棒/D形光纤可饱和吸收体在1.5μm波段的应用展开研究。将其置于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中,在泵浦功率提升至60 mW后,调节偏振控制器实现中心波长为1560 nm,脉冲宽度为421 fs的飞秒激光输出。验证了金纳米棒作为一种宽带可饱和吸收体可被用于实现1.5μm波段飞秒激光输出。
其他文献
高速体积成形相比于静态或准静态体积成形具有抑制变形集中化、提高材料成形性、金属流动均匀、模具型腔充填性好、可成形难成形材料等优点。然而,现有的高速体积成形并不适
自20世纪60年代第一台红宝石(Cr3+:Al2O3)晶体激光器问世之后,激光科学技术开始迅猛发展,工作在1~3μm波段的近中红外激光材料由于在分子光谱、大气遥感、临床诊断、光电对抗
为了减少钢铁行业CO2排放,国内外冶金工作者们提出了富氢冶炼的思路如日本向高炉喷吹天然气和废塑料的新工艺、国内全氧鼓风喷吹煤粉和天然气工艺、瑞典的ULCORED新型还原工
有机溶剂的过度排放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效且环保的有机溶剂回收处理技术。有机溶剂纳滤(OSN)作为一种压力驱动的新型膜分离技术,具有环保、成本低、效率
线上购物已成为了一种主流的购物渠道,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依然存在商品种类繁多和切身体验感不足的问题,导致消费者产生了购买抉择困难。电商网站上的用户评论
多孔有机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近年来发展迅速,凭借其优异的化学及热稳定性,合成过程简单,易于功能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气体吸附,催化,传感器及半导体等领域。本文通过超
玛湖致密砂砾岩储层整体呈现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特征,层内强非均质性,需探索新的开发方式才能实现有效动用,这对水平井体积压裂施工及参数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玛湖储
随着中国5G技术取得了突破,物联网技术也变成了炽手可热的风向标。而在农业中,智慧农业将会是当今世界新的发展趋势,智慧农业将会把农业领入新的数字时代和信息时代。也会是21世纪世界范围内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智慧农业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农业的底层传感器数据、植被的生长参数等各方面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网络。从而可以让专业的工程师和农业技术人员用数据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农业灌溉、施肥。利用先进的神经网络和图像处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中,更小的尺寸,更高的集成度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主流方向和前沿。对电阻型气体传感器的小型化会带来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器件在尺度上的缩小会带来更好的便携性,更低的功耗,在节能环保,节约材料的同时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气体传感器的小型化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具有不同选择性的传感器进行集成。同时,小型化还有助于将不同种类的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电探测器)进行集成,搭建的多功
微孔有机聚合物在气体吸附、分离、储存、非均相催化以及能源器件等领域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尽管近年来微孔有机聚合物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如何制备具有高性能的微孔有机聚合物,并实现其规模化、绿色化、无害化制备仍有待探索。围绕以上主旨,本论文中我们成功制备了含氟共价三嗪骨架材料和沥青基微孔有机聚合物,并探究了这两类材料在气体吸附、分离与储存领域的应用,主要内容分别如下:(1)以间苯二腈和四氟间苯二腈为起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