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23年英国实验科学的鼻祖培根首次提出将教育学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将教育学纳入了人类知识体系中。1806年赫尔巴特编写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到19-20世纪新的教育学派与理论不断涌现,如文化教育学、实验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实质教育理论、形式教育理论等。20世纪90年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的兴起,逐步在许多国家得到发展,我国对这一教育理念也引起了关注和推广,但是在实际发展中效果并不理想。我国音乐教育界并没有引起关注,也没有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和研究。笔者在一次实习期间看到其学校班级中有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情况,随后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全纳教育的理念,发现该学校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这一现象引起笔者关注和思考。特殊学生一般都就读于特殊学校或者特殊班级,虽然我国有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情况,但这一现象并不是十分普遍。20世纪90年代全纳教育理念兴起,笔者受到全纳教育理念的启示,以音乐课为例,对特殊教育模式转型进行的一些初步探索。本文绪论部分介绍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简介阐述特殊教育与全纳教育的关系,研究现状与方法。文章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国际视野下全纳教育的理念与措施,以美国为例阐述全纳教育的理念及实施措施,同时为推行全纳教育而实施的相关保障政策。第二章特殊教育向全纳教育转型问题,阐述我国特殊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以及转型的必要性。第三章笔者对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且对特殊教育向全纳教育转型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索。第四章将全纳教育理念引入音乐课堂教学,并进行理论上的探索,教学课件设计,且描述了笔者在实习期间观摩的全纳音乐课堂教学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