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极氮弧堆焊TiCN/金属复合涂层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g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钨极氮气保护堆焊技术和原位合成技术相结合,提出并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反应涂层制备技术---钨极氮弧堆焊技术(国家专利:200910074595.4)。利用氮电弧放电过程的高温,使熔融的预涂粉末与兼作保护气体和反应气体的氮气发生反应,在堆焊过程中生成金属陶瓷涂层。本文采用TXⅡ500氩弧焊机,以工业氮气(纯度99.999%)为保护气和反应气,以钨极为阴极,在表面预涂钛铁粉、石墨粉和Fe粉的Q235钢基体表面制备了TiCN/金属复合涂层,并着重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了预涂粉末中钛铁粉、石墨粉和Fe粉含量对涂层硬度和物相的影响规律,获得了粉末的最佳配比为Ti:C:Fe=1:1:1。分析了堆焊电流、堆焊速度、氮气流量对涂层宏观形貌和微观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电流240A时,涂层表面成形较好,但熔合比较高,大量熔化的金属基体稀释了涂层,使得涂层硬度降低;堆焊速度为2mm/s和3mm/s时,涂层中TiCN颗粒增强相较多,涂层的显微硬度较高;氮气流量对涂层性能影响较大,而对涂层表面成形影响不大,氮气流量为20L/min时,涂层中TiCN颗粒增强相最多,涂层的硬度最高可达HV0.21610。分析了涂层的组织结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探讨了TiCN涂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涂层致密且未发现裂纹、夹渣和未熔合等现象;涂层中含有Ti、C、N、Fe及O等化学元素;本实验条件下,电流200A时涂层物相TiC0.51N0.12XRD衍射峰值最强,且在(102)、(014)晶面择优取向。氮气流量20L/min时,TiC0.51N0.12衍射峰值最强,且在(014)晶面择优取向。堆焊速度2-3mm/s时,涂层中TiC0.51N0.12物相的质量百分比最大。研究了堆焊电流、堆焊速度、氮气流量对TiCN涂层耐磨性的影响规律,优化了堆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涂层摩擦系数和耐磨性的影响较大,且氮气流量和堆焊速度对涂层摩擦系数和耐磨性的影响较大。干摩擦条件下TiCN涂层的耐磨性约是基体的10倍;运用正交试验优化的堆焊工艺参数为:堆焊电流为200A、钨极直径1.6mm、氮气流量12L/min、堆焊速度为2mm/s、熔覆厚度为1.5mm。探讨了在预涂粉末中加入Al粉以期进一步改善涂层综合性能的可能性,通过钨极氮弧堆焊工艺在Fe基体上制备出了TiAl(CN)涂层。结果表明:该涂层成形良好,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显微硬度最高可达HV0.51710,与同条件下制备的TiCN涂层相比,涂层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国内外La-Mg-Ni系储氢合金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的相关成果和经验,确定以La-Mg-Ni系AB3.0型La0.6Gd0.2Mg0.2Ni2.6Co0.3Al0.1合金和A5B19型La0.68
中小企业作为当今世界经济最活跃的一支力量,在世界各国飞速发展起来,并越来越表现出惊人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逐步提升和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
史伯是周幽王时代具有自己政治思想的一位大臣,他从当朝政治生态实际出发,提出了“和生”政治思想。其“和生”政治学,是以他的“和实生物”的“和生”哲学为理论基础。他针对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等的日益多样化,西方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迅猛拓展,这一浪潮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
纸折玩具是我国民间造型艺术品,这种造型艺术品具有极强的立体感,非常适合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心理特征。因此,每当幼儿看到纸折玩具时,就能立刻引起他们对生活中有关日常用
地理信息共享是GIS行业社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文中在对地理信息共享规范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使用OGC规范进行地理信息共享的思路,并使用开源的产品对基于OGC规范进行地理
目的:探究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特点。方法:以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42例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即老年组和非
<正>一、筹算也称积算。在"数术记遗"一书中有明确记载:"积算,今之常算者也,以竹为之,长四寸,以放(仿)四时,方三分,以象三才。言算法是包括天地,以烛人情。数始四时,终于大衍
在分析青藏工程走廊冻土波速基本特征基础上,结合室内动三轴有关冻土动力学特性的试验结果,考虑不同超越概率的人造地震荷载作用,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场地地震动特征进行分析
为了提高事故多发点鉴别的客观公正性及自动化识别水平,提出了在公路沿线上划分初始评估地点的动态聚类算法,建立了鉴别事故多发点的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给出了基于离散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