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是社会生产关系的综合,是社会生产方式的总称。它是政治和思想等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马列主义的创始人历来非常重视对社会经济的研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由毛泽东提出,刘少奇、周恩来等阐发的毛泽东“新经济政策”的中心思想是: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提倡经济成份多样化等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新济政策思想,不仅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的探索,对于今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搞好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本文以毛泽东提出“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实质、内容和没有坚持下去的原因。阐述了它的理论地位、历史意义和启示。毛泽东“新经济政策”思想是力图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种改革设想;是毛泽东思想宝库的重要内容和当今改革开放的直接理论渊源。它受到了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启发,但又不同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显露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束难能可贵的思想火花,这一新思路包含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新经济政策”思想,在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问题上,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问题上,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运行机制问题上,都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毛泽东“新经济政策”思想,对于正确地评价毛泽东,正确地对待毛泽东思想,全面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上的理论贡献,进一步搞好的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