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文学自诞生之初,就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时至当下,网络文学已经明显地呈现出两极化的发展趋势,一部分网络文学作品展现出了很高的文学品质,步入了经典化的进程,展现出蓬勃的生机;而另一部分网络文学作品依旧片面地遵循着消费时代的消费性特征,难以登上大雅之堂为人诟病。因此,网络文学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复杂而巨大的文学富矿,学界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层出不穷,主要方向也从学理方面的集中探讨,转入到各个具体的类型文学层面的探究。然而,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研究网络文学的评论文章开始从消费时代的角度入手。尽管消费时代和消费文化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但在19世纪30年代就由法兰克福学派率先开始着手研究,真正引起国内学界注意的时间却并不长。本文旨在通过对消费时代和消费文化特点的分析,挖掘网络文学身上业已显著的消费性特征,继而有类别的对网络文学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网络文学的多元价值。第一章主要是系统地介绍和分析消费时代下文化语境的特点。为进一步阐释网络文学的消费性特征及价值奠定一个时代大背景的基础。消费时代之下,生活艺术化了,随着不断审美化了的生活,所见所感都具有极强的符号特征。我们的消费也超越以往,呈现出多层次丰富内涵的综合性消费特征。文学与经济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是网络文学如火如荼般发展壮大不可忽视的时代大背景。必须看到,网络文学身上彰显出来的特征和价值都离不开消费时代这一母体而独立存在。消费性特征一直是让网络文学饱受争议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本文为网络文学正名而重点阐释的部分。第二章便开始集中分析网络文学身上这种显著的消费性特征。诚然,网络文学的发展是良莠不齐的,对网络文学的分析也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作品,区别性的分析成因及价值。本文选择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四大要素理论,从作者、读者、世界、文本四个维度探讨网络文学消费性特征的根源。超文本文学是网络文学中区别于传统纸质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文学样式。我将其放在第三章,独立成章集中分析其概念和创作特点,就是为了突出反映网络文学与消费时代不可分割的联系。超文本文学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做出了大胆地尝试和突破,虽然现在超文本文学作品还处在实验和尝试的阶段,很多作品还不成熟,但这些宝贵的尝试对于文学自身发展的意义是巨大且难以言喻的。超文本文学也是网络文学今后发展和研究最有潜力和价值的一类文学样式,非常值得我们的关注。最后一章,针对有经典化趋势的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集中阐释消费时代下网络文学的价值,本文主要从文学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五个维度分析网络文学旺盛生命力的理论根据,应对时下对于网络文学的各种非议,肯定网络文学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