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花街生态公园规划研究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良县位于滇东高原的西侧,是昆明市的近郊农业大县,具有良好的地理和自然气候环境。宜良县作为昆明的“后花园”,它自身有着历史悠久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丰富的花卉资源,宜良花街节就足宜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节日。宜良县每年举行的旅游文化花街节,促进了宜良花卉产业的发展,将花街文化不断地传承和发扬,对宜良的经济、旅游、花卉产业等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宜良花街生态公园规划区域位于宜良县城的东北方向,是县城与乡村的过渡区域,公园规划面积为376500㎡花街生态公园的景观规划以宜良独特的花街文化、花卉资源为依托,不仅能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景脱单元,而且能够为宜良的旅游文化花街节提供一个新的展示平台,推动宜良花卉产业的发展以及花街文化的传播,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城市生态公园的相关概述,景观生态学理论及宜良花街生态公园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城市生态学及城市规划、景观传播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借助Google-Earth获取比例为1:1000、1:500的宜良县卫星图片,运用CAD、Photoshop等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花街生态公园图像资料,以宜良花街生态公园规划区域为研究对象,借助Arcview软件的Patch Analyst分析功能,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切入规划区域景观格局的基础分析与景观规划的应用研究,从而形成将城市、生态和人类活动整合在一起的景观规划。通过资料分析和现场调查,划分出区域中农田、水体、荒地、果园、菜地、林地、花卉、废弃民居建筑8种景观类型,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城市景观的景观格局入手,选用景观格局指数,对宜良花街生态公园的现状景观格局进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发现景观结构中存在的林地和水域景观受到人类干扰最严重;景观的多样性较低,破碎度比较严重,农田景观的优势度最高,均匀度较低、花卉景观的分离度最高等一些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针对规划区域内景观结构和功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地貌、植被、土壤和人类活动因素差异进行区域内的景观生态分区研究,从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出发,在景观生态学“斑块-基质-廊道”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尝试从景观功能规划、景观空间格局规划以及景观形态规划三方面来进行宜良花街生态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其中,景观功能规划由布局不同景观要素类型的景观结构来实现,本文将花街生态公园划分为地方文化区、花卉苗木区、疏林景观区、生态森林背景区、观光林果园区、田园风光区五个功能区块,分别对其进行景观生态功能规划,在规划中合理地布局斑块、廊道和基质,以形成良好的景观结构;景观空间格局规划则由基质和斑块、廊道和节点的空间组合完成,针对花街生态公园的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的结果,本文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法,从构建大型植被斑块、增加景观多样性以及减少生态交错带的边界抗性等方面来加强花街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景观形态舰划则是合理地规划花街生态公园的景观系统、立体空间形态以及景观要素的形态,而建立的一套符合生态和文化内涵的景观形式系统。在花街生态公园的景观形态规划中,以宜良丰富的花卉资源为优势背景,结合历史悠久的花街地域文化景观,将文化景观融入到景观形态规划中,以创造出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的公园景观形态。在花街生态公园景观规划之后,进行规划后的景观格局评价,以检验景观规划的合理性,同时,将传播学的思想引入到生态公园规划中,探索了花街生态公园景观传播的基本模式,以加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规划后的花街生态公园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表现在各景观要素的面积比例、各景观要素内部各斑块的数量、大小、形状及空间分布的合理性,主要表现为用地平衡,空间布局合理。作为景观基质的林地景观在公园中占地比例较大、分布均匀,对景观环境的改善作用较大;景观斑块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大斑块、小斑块交错分布;园区内的廊道经规划后连通性提高、环度增大,使园区内景观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功能提高。花街生态公园景观空间格局在人类的干扰下,形成了集中连片、斑块面积均匀、形状合理、有较强规律性的景观。
其他文献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以冯纪忠、葛如亮、戴复东、黄仁、卢济威、齐康、“正阳卿”(钟训正、孙钟阳、王文卿)等建筑师为代表,在江南地区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现代乡土建筑作品。这些
计算机辅助可拓建筑策划是将可拓学理论、建筑策划理论以及相关计算机领域的理论相结合形成的新理论。提出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使计算机真正具有人工智能地辅助建筑策划的功能
城市边缘区是介于城市建成区和纯农村腹地之间的具有农村特征又明显区别于农村的土地利用转换区,是一种在土地利用、社会、人口特征等方面处于不断发生变化的地带。有关城市边
在党中央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号召下,全国上下都掀起了建设新农村的热潮,广西各地也深入的开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建设中没有注重村镇民族景观的
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质是景观空间感受的设计,景观最终的作用是为人类带来美好的或印象深刻的体验。   本文的研究基于刘滨谊教授提出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三元中大众行为心理这
本论文致力于研究城乡统筹下农村居住环境的发展建设,为城乡统筹下农村居住环境建设方式提供经验和借鉴。 论文首先从分析城乡统筹下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的大背景入手,研究当前
本文选取城市中心区步行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归纳总结、多学科交叉以及案例研究的方法,从技术以及社会角度研究步行空间两个层面城市意义,即重联城市与创造消费。重联城市主要研
1978-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事业从恢复到迅速发展的30年。30年中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研究工作取得了卓越的进步,规划学科的核心期刊文章以其较高的时效性
学位
随着Web2.0技术支持下SNS平台的逐步普及,中国已经进入了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时代”网络社交环境。大学校园作为我国社交网络的发源地,其在校师生的交流、交往方式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