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3K/AKT通路探讨肠安菌泰对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的作用机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landgp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慢性功能性胃肠病,目前现代医学治疗缺乏特异性药物,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肠安菌泰对肝郁脾虚型IBS-D有良好的的治疗效果,但其主要治疗机制和药效成分尚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1.通过系统分析“肠安菌泰”的化学成分和入血成分,明确“肠安菌泰”潜在的有药效成分。2.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肠安菌泰治疗IBS的有效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3.使用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筛选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中起关键作用的靶点和药物活性成分。4.通过母婴分离+束缚应激与醋酸灌肠+番泻叶灌胃复合造模建立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模型,研究肠安菌泰治疗IBS-D的药效学。5.以网络药理学预测靶点为切入点探讨肠安菌泰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1.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法(UHPLC-QE-MS),对“肠安菌泰”入血成分进行鉴定。2.通过TCMSP、BATMAN-TCM数据库查找药物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化合物作用靶点,利用OMIN、Gene Cards、Dis Ge NET进行IBS疾病靶点预测,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完成分子网络架构,利用DAVID、KEGG、GO数据库完成富集分析,初步分析关键靶点和可能作用通路。3.将预测获得的潜在活性成分导入ZINC数据库获得单体结构图,从PDB数据库获得关键靶点蛋白的结构图,使用Autodock软件完成配体、受体的分子对接,利用PYMOL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4.通过母婴分离+束缚应激与醋酸灌肠+番泻叶灌胃复合造模建立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模型,以糖水偏嗜实验、旷场试验、强迫游泳实验、避水应激实验、摄食量测定、大便含水率、腹壁回缩反射实验评价模型,确定成功建立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模型。5.将SD大鼠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 10ml/kg/d生理盐水)、模型组(Model10ml/kg/d生理盐水)、肠安菌泰高剂量组(CAJT-H 3.4g/kg/d)、肠安菌泰中剂量组(CAJT-M 1.7g/kg/d)、肠安菌泰低剂量组(CAJT-L 0.85g/kg/d)、匹维溴铵组(Pinaveriumbromide 15mg/kg/d)、LY294002组(LY294002 0.75 mg/kg/d+10ml/kg/d生理盐水)、LY294002+肠安菌泰组(LY294002+CAJT 0.75mg/kg/d+CAJT 1.7g/kg/d);药物干预2周,期间观察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干预结束后以糖水偏嗜实验、旷场试验、强迫游泳实验、避水应激实验、摄食量测定、大便含水率、腹壁回缩反射实验、结肠组织HE染色进行药效学评价。6.取大鼠结肠组织进行甲苯胺蓝染色法测定肥大细胞表达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大鼠血清组胺、白介素-8、β-氨基己糖苷酶的表达量,采用q PCR法和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结肠组织和海马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靶点的表达。结果:1.对“肠安菌泰”入血成分进行鉴定。鉴定出50种入血成分。2.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了肠安菌泰与IBS共同作用靶点94个,药物潜在活性成分36个,涉及基因功能主要有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等,涉及到的通路主要有癌症相关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活动配体-受体关联通路、钙离子通路等。3.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的化合物共34个可与PI3K受体蛋白结合,末端氨基酸形成氢键作用;36个化合物均可与AKT受体蛋白结合,末端氨基酸形成氢键作用。4.复合造模建立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模型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一般情况:精神状态、活动情况、毛发、进食量、大便情况等均变差。体重增加明显减少(P<0.05);存在类似抑郁和焦虑的异常状态:旷场试验水平运动无差异,垂直运动减少(P<0.05);糖水偏嗜明显下降(P<0.05),避水应激期间大便次数增多(P<0.05);强迫游泳实验漂浮时间延长(P<0.05)。肠黏膜通透性和内脏高敏增加:大便含水率增加(P<0.05);腹部回缩反射注水量降低(P<0.05)。结肠HE染色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5.各浓度中药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一般情况:精神状态、活动情况、毛发、进食量、大便情况等均有所好转;体重增加较多,(P<0.05);类似抑郁和焦虑的异常状态有所改善:旷场试验水平运动增加,垂直运动增加(P<0.05);糖水偏嗜明显上升(P<0.05),避水应激期间大便次数减少(P<0.05);强迫游泳实验漂浮时间缩短(P<0.05)。肠黏膜通透性和内脏高敏降低:大便含水率减少(P<0.05);腹部回缩反射注水量增加(P<0.05)。6.经过肠安菌泰治疗后,大鼠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染色数量明显减少(P<0.001)。高剂量肠安菌泰可以降低结肠组织PI3K、AKT、m TOR、BDNF、Trk B m RNA表达量(P<0.05);中剂量肠安菌泰降低结肠组织PI3K、m TOR、Trk B m RNA表达量(P<0.05),AKT、BDNF、m RNA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肠安菌泰降低结肠组织PI3K、AKT、Trk B m RNA表达量(P<0.05),m TOR、BDNF、m RNA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肠安菌泰提高海马PI3K、m TOR、BDNF、Trk B m RNA表达量(P<0.05),AKTm RNA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剂量肠安菌泰提高海马PI3K、BDNF、Trk B m RNA表达量(P<0.05),AKT、m TOR m RNA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肠安菌泰对海马PI3K、AKT、m TOR、BDNF、Trk B m RNA表达量无明显作用(P>0.05)。7.经过肠安菌泰治疗后,空白对照组、CAJT-H组、CAJT-M组、CAJT-L组、匹维溴铵组、LY294002组、LY294002+CAJT组大鼠结肠组织p-m TOR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各组的AKT蛋白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各组的PI3K蛋白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CAJT-L组外,其余各组p-PI3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8.与模型组相比较:空白对照组、CAJT-H组、匹维溴铵组大鼠海马p-m 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CAJT-M组、CAJT-L组、LY294002组、LY294002+CAJT组p-m TOR蛋白相对表达量没有差异(P>0.05)。各组的AKT蛋白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空白对照组、各中药组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CAJT-H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组、LY294002+CAJT组大鼠海马组织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各组的PI3K蛋白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空白对照组、各中药组海马p-PI3K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CAJT-H组、匹维溴铵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组、LY294002+CAJT组大鼠海马组织p-PI3K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无统计学意义(P>0.05)。9.肠安菌泰能够降低大鼠血清组胺、β-氨基己糖苷酶、IL-8含量对表达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肠安菌泰可能通过小檗碱、山奈酚、柚皮素、白术内酯Ⅱ、汉黄芩素等活性成分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2.母婴分离+束缚应激结合醋酸灌肠+番泻叶灌胃复合造模法,复制肝郁脾虚型IBS-D模型,与其临床表现符合。3.PI3K/AKT通路在肝郁脾虚型IBS-D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4.肠安菌泰颗粒剂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相关下游信号蛋白起到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的效果。
其他文献
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属于半翅目蚜科,是豆科作物的一种害虫。它不仅能通过造成伤口来直接危害植物,还能传播植物病毒。虽然其免疫系统不完整,但却能对入侵者产生免疫反应。尽管蚜虫大部分的防御反应已经建立,但关于寄主植物对这些反应的影响人们所知甚少。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豌豆蚜在两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生长、生命表参数和防御反应的差异,本研究的内容包括:(1)研究苜蓿(Medi
目的:基于微生物-脑-肠轴理论,从“不通则痛,痛则不通”角度为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发生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首先,通过半定量的方式探究适合丝线制备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的结扎标准;其次,利用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探究微生物-脑-肠轴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最后,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可能参与NP形成的微生物和代谢物后,观察大黄素对NP模型微生物-脑-肠轴的调控作用。方法:1.
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胃癌患者的症状在早期往往不易察觉,大多数患者在癌症晚期才被明确诊断,因此,深入探讨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并进行相关药物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健脾清热活血方调控lncRNA DLGAP1-AS2/HuR/c-Myc轴抑制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为健脾清热活血方用于胃癌的防治提供科学
氮肥过量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减少农业生产上对于氮肥的依赖,培育耐低氮作物品种是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深入探究作物耐低氮生理及分子机制,提高作物氮吸收和利用效率,对生态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糜子Panicum miliaceum(L.)是一个四倍体栽培种,具有极广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旱、耐盐碱、耐温度胁迫能力,可能进化出独特的耐贫瘠机制,尤其是耐
目的: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高发于癌症治疗各个时期和癌症转移阶段。其中,高达90%的癌症患者均受其困扰,而目前治疗癌因性疲乏的药物方案匮乏,因此,肿瘤患者的疲劳往往持续数年不能缓解,严重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事实上,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日久月深,对疲乏症状的改善颇具疗效,已逐渐得到了国内外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和认可。而参芪扶正注射液(Shengqi Fu
目的:1.明确铁死亡是否参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的发病机制;2.明确黄芩素在体内抑制铁死亡防治DOP的作用;3.基于SLC7A11/GPX4轴探讨黄芩素在体外抑制BMSCs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研究(1)铁死亡在DOP发病中的作用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基线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给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也是导致肝硬化、肝癌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NAFLD根据病理可分为:单纯性脂肪变性(SS)、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NASH相关性肝硬化。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脂质代谢紊乱贯穿着NAFLD发病的始终,长链脂酰Co A合成酶1(ACSL1)能催化C:12-C:22之间的长链脂肪酸合成脂酰Co A,无论是脂质的合成还是分解代谢均与
起垄是蔬菜生产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环节之一,其作业质量直接影响后期机械化种植、田间管理及收获作业质量。相比大宗粮食作物整地要求,蔬菜垄整理要求更为精细化,不仅要垄平沟直,而且更需满足“表细底粗、上虚下实”分层耕作结构,为此对蔬菜起垄机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现有蔬菜起垄机多为单轴旋耕后起垄,无法达到土壤分层的目的,虽也有为数不多的双轴精整后起垄机型,但其关键工作部件—旋耕碎土部件在粘土区域作业时仍存在表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影响关节和软骨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和畸形,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残疾。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和炎症,减少关节损伤和残疾,维持或改善身体机能,保证正常的生活质量。中国是中草药大国,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历史悠久,治疗经验和策略丰富,使中医药在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广泛应用。在“因地制宜”“辨证论治”理念的指导下
未来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目标为:大型化、一体化及长寿命,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轮机关键大型部件疲劳强度及抗腐蚀性能。汽轮机过渡区叶片在工作环境中会经受腐蚀介质、循环载荷和高温水蒸汽的共同破坏作用,叶片表面出现的点蚀、腐蚀疲劳和气蚀破坏问题会导致其断裂失效。表面塑性变形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机械性能和抗气蚀性,从而提高汽轮机叶片的服役寿命。激光冲击强化(LSP)技术具有超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