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背景下公用事业的政府监管研究——以潍坊市公用事业为例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iaom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开始逐步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对大部分国有企业实行民营化改革,到90年代中期,民营化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正当此时,我国也开始了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探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到2003年左右,市场化改革得到了全面系统的发展。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客观上要求政府对公用事业进行监管;由于规制失灵的产生,又使政府监管面临放松规制和规制重构的双重使命。目前来看,我国对公用事业的监管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无论在监管机构、监管内容,还是监管措施上,都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在西方国家民营化改革的同时,传统规制经济学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的规制理论主要有规制公共利益理论、规制俘获理论和规制经济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放松规制和激励性规制为主题的新规制经济学开始形成。其中,放松规制理论主要包括新自然垄断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和X—低效率理论;激励性规制理论主要包括特许投标制理论、区域间比较竞争理论和价格上限理论。  从西方国家的监管实践来看,其成功经验大致包括下述几个方面:激励性规制措施的应用、法律体系的完善、规制机构的独立性以及对产权改革和竞争机制的重视。通过对潍坊市公用事业监管的分析,本论文也找出了我国公用事业政府规制在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根据上述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比较分析,本论文提出了关于我国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的指导原则和政策思路。其中的指导原则包括: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有效竞争的原则、依法监管的原则、信息充分的原则和公开透明的原则;其中的政策思路包括:完善政府监管的法律制度体系、加强监管机构的自身建设、打造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积极引入第三部门的力量,以及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等五个方面。
其他文献
1文献来源Jiang G,Li Z,Ding A,et al.Computedtomography-guided iodine-125 interstitial implantationas an alternative treatment option for lung cancer[J].Indian J
本文通过分析西部支线机场与其相关联的几个利益主题之间的博弈关系,提出了通过实施一定的政策手段,改变西部支线机场与其相关联的几个利益主体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关系,使其成为合
期刊
城镇化是农村社会形态向城镇社会形态乃至城市社会形态变迁的过程。此一过程必将促使传统的农村社区和城镇社区发生深刻的变化,形成城镇化社区这一独特的社区形态景观。而对于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突飞猛进,各个城市都在为自身争取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发展要素。然而在全球商品经济买方市场的条件下,要素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各个城
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经营和发展被社会各界人士所广泛关注.本文
就业问题事关民生之本、安邦之策。党和政府明确提出,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
学位
近年来,16~25周岁、无固定工作、未继续就学、缺少监管的社区青少年成为上海社会的重要议题,上海市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来开展社会管理和帮助服务工作。本文在回顾了上
焦煤集团方庄矿公司方庄矿在经历起步、发展、壮大的同时,也经历了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崛起的振奋,在整个历程中,形成了特有的企业文化,也正是因为该公司在企业管理中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