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对居民部门杠杆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居民部门在长期以来都保持着高储蓄率和低债务率的特征。2008年以来,在4万亿财政政策刺激下,我国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和开始大规模举债,通过发展房地产市场和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等来拉动经济,因此,国内各部门杠杆率直线攀升。2015年以后,在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和加快房地产去库存的进程中,居民部门杠杆率飙升,随着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的总体水平在新兴经济体中已无出其右且部分省市已增至较高水平,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显示住户部门杠杆率上升已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挤压作用。目前监管部门已明确提出要落实“房住不炒”,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抑制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以往的研究表明房价上涨与居民杠杆率上涨密切相关,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在居民消费理论和信贷—资产价格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房价对居民部门杠杆率的影响机制。并结合当前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呈现区域分化的现实,提出了本文的四个假设。假设一: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房价对居民杠杆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假设二:控制其他条件不变,东部地区房价对居民杠杆率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房价变动对居民杠杆率变动的敏感性在东中西部省份不同;假设三: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房价对金融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居民杠杆产生的影响不同;假设四: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房价对不同社会保障收入地区居民杠杆产生的影响不同。
  利用我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房价与居民部门杠杆率的关系分别进行全样本回归与分样本回归,主要结论为:第一,在全样本回归中,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整体上房价对居民杠杆率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房价对各地区居民杠杆率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有东部地区房价对居民杠杆率有显著正向作用,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房价对居民杠杆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只有在社会保障收入比低的地区,房价对居民杠杆率有显著正向作用,而社会保障收入比水平的提高将会弱化这一作用;第四:只有在社会保障收入比低的地区,房价对居民杠杆率有显著正向作用,而社会保障收入比水平的提高将会弱化这一作用。最后,在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古往今来,县域一直是经济社会系统最基本、最稳定的单元,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等都要求县域经济有新作为。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四川是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最多的省份,县域作为四川经济增长稳定器和资源要素贡献者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县域经济总体上已迈入动能转换、质量提升、开放协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