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性能提升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风速检测方式多为机械式,具有体积大、灵活性较差、可动部件易磨损等缺点,而基于MEMS的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可以较好地规避这些问题。目前关于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研究多集中于芯片结构和封装的改善,目的在于量程、灵敏度、响应速度、功耗等指标的优化。本文在诸多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风速传感器性能的方案并针对热式风速传感器的启动时间这一参数开展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以软件仿真、实验测试和数学推导的方式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首先,本文从完整的风速传感器系统出发,详细阐述了所使用的传感器芯片的结构、原理和封装方式,并给出了针对此传感器芯片的控制、放大、检测和通讯电路。通过对完整的风速传感器系统的风洞实验,总结出主要的性能特性。同时发现存在三个问题,分别是热损失输出电压-风速曲线异常、高风速段电压-风速曲线灵敏度降低以及启动时间不确定。
  针对问题一,将原因定位到环境测温二极管,实验证明环境测温二极管在工作时会受传感器芯片热场的影响,从而引发加热电压-风速曲线异常。将其更换为外置测温元件后,同时又出现了稳定速度慢和迟滞的问题。考虑到环境测温元件的位置和封装的重要性,对芯片进行了优化设计,重新排布了芯片主体和环境测温元件的位置,尽可能消除了热场的相互干扰和不必要的热损耗,并保证了敏感元件与空气的良好接触。经过以上处理后,问题得到解决。实验结果显示加热电压-风速曲线平滑,重复性较好。风速和风向的测量精度较高,误差分别控制在4%和4°以内。整个系统的上电稳定时间在15s左右。
  针对问题二,设计了一个基于MOS管电流电压转换特性的传感器后级灵敏度提升电路。首先研究了MEMS热式风速传感器的输出理论模型,从传热学和流体力学角度对热损失型和热温差型两种测量方式进行了理论公式推导,总结出二者输出曲线特性——分别与风速的平方根和四次方根线性相关。在此基础上,结合 MOS 管的饱和区电流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MOS管的平方电路。而后对此电路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可极大提升输出电压的灵敏度。热温差和热损失测量模式下的输出电压在经过MOS管电路处理后,灵敏度分别达到了45.44mV/ms-1和171.88mV/ms-1,非线性误差从3.15%降至2.77%。
  针对问题三,详细研究了风速传感器启动时间这一参数。从参数定义、实验现象、有限元仿真和数学推导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研究结果显示,chip.1的启动时间在15s左右,而嵌入于陶瓷基板并具有隔热结构的chip.2的启动时间在5s左右。二者均能达到实用要求。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修改数学推导结果中的参数来判断不同芯片结构的传感器的启动时间,从而能够在早期研究和设计时尽可能优化。
  通过上述一系列研究,风速传感器的重复性、灵敏度、精度等性能得到了优化,启动时间参数得到了确定,对于后续的芯片优化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钙钛矿材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原料丰富、吸光能力好、载流子迁移率高、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随着研究者们对钙钛矿材料的深入研究,发现钙钛矿材料在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激光器等其他光电器件的应用上同样具有出色表现,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钙钛矿材料的生产制备过程中,难免会形成各种晶体缺陷,尤其是本征点缺陷。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有目的性地制造缺陷,如表面缺陷。缺陷的存在会改变晶体结构,对
低维氮化镓(GaN)材料因其高电子迁移率、宽带隙和优异的光电性能在制备下一代高性能光电子器件是极具潜力的。形成低维氮化镓基异质结是实现其在光电器件应用的重要前提,不仅能够发挥不同材料性质上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能够对材料中的电子态形成限制,有助于器件性能的提升。然而,传统的异质外延方法因为晶格失配使得其界面容易形成大量的失配缺陷,从而影响了氮化镓器件的整体性能。本文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
学位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由于具有高稳定性、原子层厚度、较强的光-物质相互作用以及可调谐的光电特性成为发展纳米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重要候选材料之一。实现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材料大面积、高质量的制备是改善其光电性质和器件性能的关键问题。化学气相沉积(CVD)被认为是最有潜力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但受制于成核密度和生长源浓度的不可控,常规CVD方法制备的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仍存在晶粒尺寸小、缺陷密度较高和
超磁致伸缩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根据其磁致伸缩效应而设计的传感器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针对超磁致伸缩材料在磁场测量方面的特点,将磁致伸缩材料与悬臂梁结构结合起来,并研究其测量磁场的性能。  本文针对镀有超磁致伸缩薄膜的悬臂梁(以下简称镀膜悬臂梁)在磁场下的静挠曲与谐振频率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推导,推导出其静挠曲、谐振频率与磁场强度、磁致伸缩系数的关系公式。并得出镀膜悬臂梁静挠曲工作模式与谐振工
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是当今显示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硅基微显示技术便是其中的一种,它以单晶硅为基底,能有效地减少普通平板显示器的空间占有率、提高响应速度、同时增加显示设备的使用寿命。其体积大概为普通平板显示器的1/10,是一种理想的便捷式后端显示设备,在军事、民用和消费类电子产业中应用广泛。  在电路高度集成化的今天,对微型显示器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我国对硅基微显示研的究也属于上升阶段,但目前硅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硅基场效应管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应用到如手机电脑等很多电子科技产品中。在科技发展迅猛的当今,无机场效应管已经不能满足很多领域地使用。此时,有机场效应管以其低成本、兼容柔性衬底、大面积生产等独特的优势,在很多场景被应用。传统水平沟道有机场效应管由于沟道长度的限制,工作电流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限制了其在很多场景中的应用。为得到较大工作电流器件,本文以有机层做载流子传输层,使用真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显示器件在材料与设计工艺等核心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中,基于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s,TFT)技术的显示器件随着TFT技术和相关材料性能的提高,器件性能不断向着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大色域和高刷新率方向高速发展。从视觉设计层面来看,柔性显示初期阶段的曲面显示技术已经商用化,并且向趋于成熟的真正柔性
学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毫米波集成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今调频连续波(FMCW, Frequency Modulation Continuous Wave)雷达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77GHz汽车避撞雷达是当前毫米波集成电路的研究热点。频率综合器在FMCW雷达系统中提供稳定的本振信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鉴频鉴相器(PFD, Phase Frequency Detect
锁相环频率综合器是连续波汽车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汽车雷达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重要程度也与日俱增。双模分频器作为锁相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模块,不仅要承接来自上级电路的高频信号,还要为后续电路提供稳定可靠的交流信号,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双模分频器的研究、分析与设计,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论文旨在研究并设计基于0.13μm SiGe BiCMOS工艺的0
目前,随着物联网以及多种新型移动设备的迅速发展,位置服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项基本服务需求。不管是在室外,还是在复杂的室内环境,人们都对位置感知有着迫切需求。基于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m, VLC)的可见光定位(Visible Light Positioning, VLP)技术因其低成本、高精度等优点,在室内定位领域中备受关注。然而,VLP系统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