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周向SH导波的管道腐蚀缺陷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道是油气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由腐蚀引起的缺陷是管道服役过程中面临的重大安全隐患,因此研究高效可靠的管道腐蚀缺陷在线监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导波法是实现管道结构在线监测最具前景的方法之一。由于传统的监测方法通常基于管道中对称模态的轴向导波,因此难以确定缺陷的周向位置。周向导波可用于识别缺陷的周向位置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估,管道中的零阶周向水平剪切波(CSH0波)因其近似非频散的特性,是发展大口径管道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理想模态。然而,目前缺乏既能够激励单模态CSH0波又满足结构健康监测要求的换能器,同时CSH0波与腐蚀缺陷的作用规律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设计并研制了能够选择性激励单模态CSH0波和一阶周向水平剪切波(CSH1波)的压电换能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SH0波和CSH1波与管道腐蚀缺陷作用的反射和透射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分析了CSH0波的激励机理,将平板中的指向型SH0波换能器应用于管道结构。有限元模拟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这种换能器能够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在壁厚1 mm的管道中为100 k Hz到300 k Hz)在管道圆周的两个方向上激励出单模态CSH0波,同时也可以作为传感器接收CSH0波且过滤CLamb波。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单指向型CSH0波换能器,该换能器能够只在管道圆周的一个方向上激励出CSH0波,而在另一个相反的方向上完全消去CSH0波。(2)通过分析激励CSH1波的荷载条件,研制了适用于厚壁管道的双模态CSH波压电换能器,该换能器能够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选择性地激励出单模态CSH0波和CSH1波。(3)提出了一种利用CSH0波监测管道凹槽缺陷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该方法可以准确地确定凹槽的位置、深度以及周向尺寸。进一步通过实验研究发现CSH0波的透射系数在一阶截止频率下随着频率的增加近似线性减小,而在频率超过一阶截止频率后近似不变。并且,CSH0波的透射系数随凹槽深度的增加而减小。(4)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CSH0波和CSH1波与管道椭圆缺陷的作用规律:a)CSH0波在不同缺陷深度下都是透射波占主导,反射波非常小;b)当缺陷处的频厚积小于一阶截止频厚积时,CSH1波以反射为主,当其超过一阶截止频厚积后则以透射为主;c)CSH0波和CSH1波的透射系数均随缺陷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其他文献
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移动机器人领域飞速发展,人类已经实现了机器人在复杂多变、不可预知的环境下的自主导航,而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正是其中的关键。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视觉的SLAM系统不断被完善,而其中的双目视觉SLAM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高精度等优点,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
年报是利益相关者了解上市公司最重要的一种方式,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越来越重视,加之2013年柴静记者提出的关于“雾霾”报道走进了千家万户,提倡新能源环保的观念已不再是口号,而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顺应政府号召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需求。比亚迪,作为该新行业的领跑者,企业的动态及走向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本论文对比亚迪年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使企业广大股东了解企业财务报告
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辐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是无线通信链路中的重要环节。透镜天线因其波前转换、高增益等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雷达探测、卫星通信等无线电领域。电磁透镜是透镜天线的一个重要组件,可将非平面波前有效转换为平面波前,从而提高馈源天线的增益。传统的电磁透镜主要依靠其介质参数和形状的渐变来调节射线路径长度,从而实现波前变换所需的相位补偿,这意味着在电磁波传播方向上传统电磁透镜具有较大的厚度
针对车辆传动系统齿轮磨损寿命预测问题,本文以直齿轮副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动态条件下的齿轮磨损量循环迭代求解模型,分析了齿轮磨损量、磨损率以及动态特性的变化规律,得到了
在势不可挡的网络浪潮下,“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电子商务就是其中代表,在电子商务的刺激下又催生了第三方支付平台,改变了传统的银行支付方式,在我们享受其便利
随着我国工业化技术的大力发展,在航天、国防、工业和医疗等各个领域内,机器视觉系统越来越受到青睐。尤其在智能制造及自动化工业领域内,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且对图像质量和传输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图像处理的效率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其中,图像数据采集部分是机器视觉系统的基础,图像采集的效率直接影响整个图像处理系统的性能。本文主要是运用机器视觉技术来解决牛奶生产线上包装盒日期喷码缺
岩爆是在高地应力条件下的隧道工程中,洞室围岩积聚了很高的弹性应变能又遇到开挖卸载,储存于岩体中的能量突然释放的一种失稳破坏地质灾害。对于岩爆硬岩,当前支护体系的主要问题在于围岩与支护结构位移较小而造成的支护力较小。因此本文基于一种快速主动支护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为主,数值模拟为辅的研究手段,探讨弹性本构模型和流变本构模型的三维隧道开挖支护过程中围岩应力场与能量场演变规律,同时以断裂力学为基础研究了受
21世纪以来,转子动力学在国内外都是一门非常活跃的学科,它是研究所有旋转机械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基础。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旋转机械的转速越来越高,导致其工作转速超过一阶临界转速,甚至达到二、三阶临界转速。旋转机械在临界转速下工作,转子的振幅将急剧增大,严重时会使旋转机械的元件破坏,甚至造成重大的事故。当旋转机械在具有不平衡因素下高速运转,容易产生较大的振动。尤其是在临界转速下运行时,不平衡因素将导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早已使供应链拉长,节点企业增多,范围拓宽。而任意一个环节的断供,都将给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失。而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冷冻生鲜食品市场空前扩张。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带来机遇的同时,对供应链管理者的协同响应速度、风险预判和协调效率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以上相关背景,本文旨在帮助冷冻生鲜供应链提升其抗风险能力,提高相关节点企业管理者和供应链决策者的决策精确度和动态响应速度
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移动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比较流行的移动机器人包括轮式、履带式、足式等类型的机器人,但它们或多或少存在着克服障碍能力差、机动性不足、适应地形少等弊端。节肢型和人形机器人的出现尽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节肢型的机器人机动性能仍不足,稳定性也较差,而人形机器人却存在结构复杂,控制困难等缺点。20世纪初期,科学家结合仿生形态学和机构学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