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市场金融化对油价波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Ko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石油市场越来越成熟,对经济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石油价格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石油的金融属性日益凸显,并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形态存在于国际能源市场和金融市场中。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深入分析石油价格波动特征,透过石油价格波动的现象剖析油价的本质,重新审视石油作为自然资源的商品属性,以及作为金融资本投资对象的金融属性。在突破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上,从行为金融学角度,以“行为范式”为指导,建立符合现实石油市场的分析框架。考察石油市场基本面因素和投机行为在油价形成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探讨油价大起大落的原因,尤其对2003年以来的石油价格波动给出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根据投资者的有限理性与异质性分析石油市场中投资主体的行为特征对油价波动的影响。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研究主题来看,虽然研究石油价格的论文众多,但本文以石油市场金融属性下的价格波动为研究主题,从行为金融学视角来研究石油市场交易者行为对价格的影响,目前国内研究并不多见。第二,传统的金融学理论不再适用于当前的石油市场,更不能用了解释2003年以来的石油市场中的“异象”。本文根据石油市场现实情况,以行为金融学为指导,基于基本面和行为视角分析石油价格的动态,考察基本面因素和投机因素对油价形成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过去几年,石油期货市场的投机活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石油价格的形成,导致油价显著偏离其基本面决定的价格水平。第三,利用行为金融学的异质性主体模型分析石油市场中不同交易者行为对油价的影响。在对噪声交易者模型改进的基础上,构造关于异质性主体与石油期货价格的模型,并将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应用到石油期货市场,分析石油期货市场参与者的异质性,以及其参与石油市场行为对油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004年以前,石油市场的基本面因素可以很好的解释石油期货价格波动情形,但是,自2004年以后,石油市场中的状态转移变得更加频繁,特别是趋势追逐状态占据主导地位。该模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石油市场的主体行为人与客观基本面结合在一起,更加有力的解释了油价运动机理,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简单片面的从市场某一因素解释石油价格波动原因。第四,在标准金融理论所依据的“理性范式”和行为金融学所依据的“行为范式”之间,中国的期货市场更符合“行为范式”,因而本文选择从行为范式的角度研究中国燃料油期货市场。
其他文献
以缩减结构尺寸、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传动效率为目标,在分析、比较国内外同类产品优缺点的基础上,经反复论证、改进,提出一种不同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液压桩锤
股东协议是一种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并且对股东权益分配和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的工具,其与公司法、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共同构成了公司有效治理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制约和带动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变为知识,企业间的竞争转化为人才间的竞争,企业核心也转变为以人为本。因此,企业的人才管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分配对企业
无线网络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全球范围内,对于无线网络的使用已经日益普遍,用户数量也在日益增加。在现今社会中,无线网络已经被运用在工业、制造业
为防止硫化矿石自燃,提高现有阻化剂的功效,制备一种以硫酸铝、碳酸氢钠、三氯化铁和植物水解蛋白为原料的化学泡沫阻化剂。首先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制备阻化剂。然后通
漆画艺术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最早的漆画附属于古代漆器上,真正意义上的漆画从60年代初始到80年代第六届全国美展成为独立画种,至今则不过五十余年。漆画从一开始崇尚
在外资大举进入国内金融业竞争、本土银行业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局面下,商业银行发展的主导因素从产品价值转向客户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扩张,城市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向乡村转移和蔓延,使得乡村的人居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我国关于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较多,而关于乡村人居环境
随着后PC时代的来临,嵌入式设备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同时由于信息社会的发展,嵌入式设备之间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诉求。与此同时,蓝牙技术以其低功耗、低成本
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加之工业4.0标准的推动,制造业由大规模单品种向大规模小批量的转变是企业重点研究的战略问题。多品种混合流水线,在基本不改变或较少改变现有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