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湿地低温甲烷菌多样性和甲烷鬃菌群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ryuyu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甲烷菌是严格厌氧的原核生物,是唯一以甲烷为唯一代谢产物的生物。系统发育学上产甲烷菌属于古菌域,广域古菌界。它们不能利用复杂的有机物作为能量来源,只能利用H2/CO2、甲酸盐、甲醇、乙酸盐和甲基化合物等简单物质生成甲烷并获得代谢能量。   产甲烷菌在地球的碳素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有机物厌氧降解产甲烷过程的末端功能类群。它们广泛分布于地球的无氧环境中,从土壤到湖泊沉积物,从陆地到海洋,从零下的低温环境到100℃以上的高温环境,都有产甲烷菌的存在。由于甲烷高的红外吸收和对臭氧层的影响而使之成为第二大温室效应气体。所以对产甲烷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天然湿地富含甲烷菌,是全球甲烷的重要来源。由于生物圈的75%位于低温地带,因此低温湿地对甲烷排放具有重要贡献。生态学研究表明年均气温只有1℃的若尔盖湿地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甲烷释放中心,但对其产甲烷菌群组成和产甲烷途径几乎一无所知。本研究选择我国最大的高原沼泽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中的产甲烷菌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认知其功能产甲烷菌类群,从而揭示其甲烷生成途径,同时获得低温产甲烷菌株。   论文第一部分工作采用分子生态学方法和培养手段研究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中产甲烷菌的类群组成。通过分析湿地土壤的16S rRNA和mcrA基因序列多样性,显示甲烷八叠球菌和甲烷微菌是主要的甲烷菌类群,而甲烷杆菌很少且没有甲烷球菌。甲烷八叠球菌目中一个未培养的产甲烷菌ZC-I分支在16S rRNA和mcrA基因文库中均占优势,分别为18/55和9/24。定量PCR证明ZC-I簇甲烷菌在土壤中达107个/克土,占古菌的29%左右;结合底物富集培养和定量PCR(Q-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手段,证明未培养ZC-I分支的甲烷菌属于甲烷八叠球菌科的成员,特异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显示其八叠样的细胞形态。ZC-I甲烷菌在15℃和30℃的生长速率相似,说明其具有冷适应性。ZC-I簇甲烷菌的适冷性、底物广谱性和在土壤中的高丰度证明其在若尔盖湿地甲烷释放中有重要作用。   从刚毛荸荠植被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6株产甲烷菌。分属于4个属的6个种。其中从15℃甲醇富集培养物中分离到一个嗜冷甲烷菌新种,命名为嗜冷甲烷叶菌(Methanolobus psychrophilus)R15。菌株R15利用甲醇、甲胺和二甲硫醚产甲烷,生长温度范围是0~25℃,最适温度18℃(比生长速率0.063±0.001h-1),在0℃可缓慢生长(比生长速率0.016h-1)。菌株R15在18℃代谢甲醇的最大速率和Km值分别为0.39±0.04 mM h-1和87.5±0.4μm,说明R15对甲醇具有高转化率和高亲和力;定量PCR测定菌株R15在原位土壤中达107个/克土,古总古菌量的17%左右。上述研究表明若尔盖湿地土壤中的嗜冷甲烷菌可能是甲基营养型。   论文第二部分研究只利用乙酸产甲烷的竹节状甲烷鬃菌(Methanosaetaharundinacea)6AC群感效应信号分子及调控的生物学效应。本实验室前期研究显示,分离于厌氧污泥处理器的颗粒污泥中的新种竹节状甲烷鬃菌(Methanosaeta harundinacea)6AC具有与细胞密度相关的细胞行为现象,即细胞在高密度时由短杆变为长链状。HPLC-ESI-MS/MS测定菌株6AC浓缩培养液显示有高丝氨酸内酯(AHLs)类物质的特征性碎片峰,同时可激发检测AHLs的报告菌株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NTL4呈阳性反应,说明6AC产生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化学合成的侧链8个碳的高丝氨酸内酯化学品(N-(β-Ketooctanoyl)-L-homoserine lactone)能促进竹节状甲烷鬃菌在软琼脂(0.7%)表面形成菌落,也能促进菌株6AC由短杆转变为长链状,表明该甲烷古菌使用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为群感效应信号分子。异源表达6AC的高丝氨酸内酯合成酶luxI同源基因filI,经串联质谱和核磁共振谱鉴定显示,FilI蛋白催化合成一类新的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即高丝氨酸内酯的N原子上连接一个可能是羧基的化学基团,而且如果该化学基团缺失,则失去诱导菌落形成和形态转变的能力。这说明甲烷鬃菌具有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相似的群感(QS)系统,但使用不同于已知结构的高丝氨酸内酯类物质(AHLs)作为QS信号分子。AHLs促进菌落形成,说明菌落是一种由单一物种形成的生物膜,即菌落生物膜(colonybiofilm)。AHLs促进甲烷鬃菌形态由短杆转变为长链状可能有利于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与保持。
其他文献
半导体泵浦碱金属蒸气激光器(DPAL)是一种新型光泵气体激光器,因其具有量子效率高、光束质量好、易于实现小型化、输出波长在大气传输窗口以及具备高功率输出及定标放大潜力等
“两岸好山青嶂列,一泓新水绿罗铺.”秋日的湘湖碧波轻曳,层林尽染,一副水清岸美、人水和谐的祥和景象.rn从浙江治水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到如今踌躇满志筹备保障“亚运”,萧
期刊
本文对真菌次级代谢产物C77/C77--5诱导自噬与凋亡的机制进行了研究。Gliocladicillin C(C77)是从分离自西藏冬虫夏草的粘帚霉菌属(Gliocladiumsp.)菌株的固体发酵提取物中分
近年来,诸暨将“枫桥经验”蕴含的抓早抓小、群众路线、系统治理等基因融入纪检监察工作,持续强化基层公权力监督,化解重信重访难题,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全市农村信访举报总
期刊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与ASIC相比,具有开发周期短、制造成本低、灵活性大、风险小等优点。FPGA已经广泛地被应用于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其占有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已经转变为数字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社会已经达成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节能减排的发展共识,与此同时,民众对建筑电气的节能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先简单阐述了建筑电气节能的
2019年9月,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我随县委领导到泉目山村走访,邀请村民代表座谈,征求群众最想解决的民生事.座谈会上,村民呼声最高的是恢复村里的渡口.泉
期刊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攻坚期.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更有责任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环
期刊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与否,关乎一方政治生态,也关乎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吕氏春秋·贵公》记载,春秋齐国相国管仲病重弥留之际,齐桓公前
期刊
随着微加工技术和高电流密度阴极技术的发展,应用于机载、星载平台的太赫兹放大器的研究已成为电真空技术领域的热点问题。多注折叠波导慢波电路采用多路放大,既可提高放大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