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飞速发展,对全球GDP增量的贡献越来越多。2001年中国GDP对全球增量的贡献率为8.9%,2013年上升到38.1%,增长了4倍多,2013年美国的全球增量贡献比只有16.2%,欧元区近于零,日本的经济出现倒退,呈现负值,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贡献巨大。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认可度也渐渐上升。2013年,中国政府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加大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和金融合作,拓宽和改善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空间与外部环境。“一带一路”在带动欧亚大陆贸易活动的同时,也必将带动货币的活动,它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中亚五国一直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国和合作伙伴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是我国向西开放及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伙伴,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核心区域。自建交以来,中国与中亚各国就一直是好邻居、好伙伴,在贸易合作上,双方经贸合作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双边贸易规模持续增长,同时中亚地区是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竞争的焦点,加强与中亚各国的金融货币合作,扩大人民币在中亚地区的流通规模,实现在中亚地区的国际化势在必行。本文首先介绍了这一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一带一路”建设为人民币在中亚地区的国际化提供了机会,在双方贸易和投资合作中以人民币作计价和结算单位,有利于降低企业汇率风险,加强双方经济联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货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解释了货币国际化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带来的成本与收益,并根据货币国际化的要求定义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选择路径,为三步走战略。接着对人民币国际化现状进行了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尚在起步阶段,距离成熟还有漫长的时间,但也具备了成为国际货币所需的一定条件。人民币要想在中亚地区实现国际化,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优势、贸易联系紧密、资源互补、经济稳定等。人民币在中亚地区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阻碍,主要是双方进行贸易结算时以美元为主,在中亚地区人民币的认可度不高,人民币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结算上失衡,资本项目所占份额较小和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最后本文就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对策,利用亚投行的资金优势,对中亚地区人民币资本输出,建立中亚地区人民币回流机制和改革金融监管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