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芯片法检测SPARC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l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育、少育、晚育妇女逐年增多,女性绝经年龄普遍延迟,同时由于外源性雌激素的广泛应用等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如何早期诊断并准确判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及病变范围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PARC蛋白在8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石蜡标本中的表达情况,推测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的联系。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选择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4-2006年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石蜡标本共84例,诊断全部经病理证实。患者术前均未行放化疗,且不合并其他肿瘤。2.主要试剂鼠抗人SPARC单克隆抗体购自美国SANTA CRUZ公司。3.实验方法(1)制作组织芯片(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石蜡标本切片,常规脱蜡到水,H2O2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热修复,正常血清封闭。滴加SPARC一抗,过夜。滴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滴加辣根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DAB显色,苏木素复染核。脱水,透明,封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典型部位统计并拍照。SPARC以已知阳性的食管癌标本组为阳性对照,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4.结果判定SPARC免疫组化染色以细胞胞浆内有棕黄色颗粒为阳性。5.统计:应用SPSS 13.0进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结果SPARC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55%、76.79%、5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SPARC表达的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关系密切,表达强度与手术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SPARC蛋白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SPARC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判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创新设计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的运用可以加快创新设想的产生。TRIZ理论是解决发明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仿生学是运用大自然生物的优秀进化结果进行创新设计的新兴学科,建立TRIZ理论与仿生学相集成的创新设计方法能更好地促进产品概念设计的创新。针对基于TRIZ理论与仿生学相集成的创新设计方法的构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所示:首先,运用功能分析建立生物功能系统和技术功能系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含顺铂(CDDP)的二药化疗方案治疗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探讨老年NSCLC患者进行含顺铂的二药方案化疗的安
考察铜鼓艺术起源,可知实用艺术为铜鼓艺术之父,装饰艺术为铜鼓艺术之母,宗教是铜鼓艺术的助产婆,是祖先崇拜时代艺术的特色。铜鼓艺术对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历史作用
目的:探讨Et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在脑膜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相关性研究,并探讨二者在脑膜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6例脑膜瘤标本及9例正常新鲜脑组织标本,
目的:探索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脑胶质瘤中自分泌现象及其对增殖的影响。方法: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
<正> 临床营养是现代医学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营养包括对住院病人的营养治疗和对门诊病人的营养咨询。开展好营养咨询门诊能普及营养知识,提高医务人
会议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创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精神,提高全民科学与创新素养,中国教育科学研
本文研究LY12型铝合金铬磷化的成膜工艺,讨论铬磷化膜的表面结构、成膜厚度、化学结构与其成膜工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LY12型铝合金进行铬磷化处理能够简便有效地提高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仍存在不少困难,但教师仍应坚持开发、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现代化。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求知欲兴趣作为
背景与目的:贲门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是发生在胃贲门部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贲门癌显著的流行病学特征是与食管癌地域分布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