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岩发育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机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555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贵阳市花溪区的花溪水库、贵州大学南校区、镇山村三处典型喀斯特石灰岩所发育的土壤为材料,应用干、湿筛法比较了不同植被类型下石灰岩发育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和粒级分布,并比较浸提不同形态离子前后有机碳的变化,分析其各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机制。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石灰岩发育的3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上,团聚体干筛后以<0.5 mm粒级(0.5-0.25 mm和<0.25 mm粒级)的团聚体含量最低,两个粒级的团聚含量之和占干筛后团聚体总量的10%左右,表明石灰岩发育的土壤团聚体主要的存在形式是>0.5 mm粒级的大团聚体。<0.25 mm,0.5-0.25 mm,1-0.5 mm,2-1 mm,5-2 mm,>5 mm干筛团聚体平均含量次序递次增加;石灰岩发育的土壤各粒级团聚体经湿筛后以本级水稳性团聚体为主,土壤破碎为新的团聚体,团聚体的量随着粒级变小而不断减少。(2)在石灰岩发育的草地土壤上,>0.25 mm的水稳定性团聚体和水溶态的钙、铝,离子态的钙、镁、铝,碳酸盐结合态钙、镁、铁、铝等离子呈显著负相关。在石灰岩发育的灌木林土壤上,>0.25 mm的水稳定性团聚体和水溶态的钙、镁,离子态的钙、镁,碳酸盐结合态的镁、铁、铝,有机物质结合态的镁、铁、铝呈显著负相关。在石灰岩发育的乔木林土壤上,>0.25 mm的水稳定性团聚体和水溶态的钙、铁、铝,离子态的钙、镁,碳酸盐结合态的钙、铁,有机物质结合态的钙呈显著负相关。(3)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5 mm粒级团聚体稳定性受碳酸盐结合态离子的影响作用最大,5-1mm粒级的团聚体在不同植被类型下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不同,主要还是受碳酸盐结合态、离子态和有机物质结合态离子,1-0.25 mm粒级团聚体稳定性主要受有机物质结合态离子影响。(4)草地土壤>1 mm(>5 mm、5-2 mm、2-1 mm)粒级总有机碳在经碳酸盐结合态离子浸提后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1-0.5 mm粒级在经水溶态的离子浸提后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0.5-0.25 mm粒级在经离子态离子浸提后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灌木林土壤>5 mm粒级在经有机物质结合态离子浸提后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5-0.5 mm粒级在经碳酸盐结合态离子的浸提后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0.5-0.25 mm粒级在经离子态离子的浸提后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乔木林土壤>5 mm粒级在经有机物质结合态离子的浸提后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5-2 mm和2-1 mm粒级在经离子态离子的浸提后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1-0.5 mm粒级在经碳酸盐结合态离子的浸提后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0.5-0.25 mm在经水溶态离子的浸提后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5)在强氧化性(1/3 KMnO4)环境下草地土壤团聚体经离子态和水溶态离子浸提后,>2 mm两个粒级的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经碳酸盐结合态离子浸提后,以2-0.5 mm两个粒级的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经有机物质结合态离子浸提后,以>5mm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灌木林土壤经水溶态、离子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三种离子浸提后,均表现为2-1 mm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经有机物质结合态离子浸提后,>5 mm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最强。乔木林土壤经水溶态离子浸提后,2-1 mm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经离子态离子浸提后,2-1 mm和5-2 mm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经碳酸盐结合态离子浸提后,1-0.5 mm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经有机物结合态离子浸提后,>5mm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6)在弱氧化性(1/30 KMnO4)环境下,草地土壤水溶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离子浸提后,均以1-0.5 mm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经离子态离子浸提后,>5mm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经碳酸盐结合态离子浸提后,1-0.5 mm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经有机物质结合态离子浸提后,2-1 mm粒级团聚体的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灌木林土壤水溶态离子浸提后,5-2 mm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能力最强;经离子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物质结合态离子浸提后均表现为2-1 mm和1-0.5 mm两个粒级的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乔木林土壤经水溶态和离子态离子浸提后,均以2-1 mm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经碳酸盐结合态离子浸提后,1-0.5 mm粒级团聚体的对有机碳的保护能力最强;经有机物结合态离子浸提后以>5 mm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最强。
其他文献
从远古的母系社会到男权主义再到现在的人人平等社会,女性的角色也重新得到重视。在传统文学中,极少涉及到女性文学。随着文学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于女性的认识和母亲这一概念在女
源于法国的象征主义在传入中日两国的过程中,因两国相异的社会环境让诗人产生了不同的苦闷之感,这苦闷的感受进一步催生了两国诗人对象征主义的接受。本文试图从社会背景的角
幽默风趣一直是老舍风格的代名词。然而是什么那么好笑?在老舍的眼中,笑并非什么好笑,而是面对虚无和黑暗之际无奈的选择罢了。他什么也改变不了,所以他也不做任何主动改变。他只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全国第十一次政报协作会议纪要》已根据10月12日上午会议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现印发给你们。 General Office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协调耕地保护和城镇建设用地供应矛盾的重要工具,逐渐成为当前土地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是度量项目实施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具
艾青是一位富有悲伤情结和苦难意识的忧郁型诗人,他的一生富有悲情而充满苦难,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在跌宕起伏中不断成长,逐渐成熟。艾青是中国诗坛少有的常青树,历经民国和新中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我国小说史的巅峰之作,被后人称为“百科全书”,其中,小说中蕴含的教育观念令人揣摩,贾家为官宦世家,但在读书方面并未出人才,仅有贾兰“兰桂齐
中国稀土农用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通过大量的农业科研与田间试验,证实了适量的稀土有促进农作物增产以及改善品质等效果,但稀土农用是如何产生这些效果的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从理论上来说,作物吸收和利用矿质元素是通过其体内相关的酶催化相应的生化反应来实现的;酶活性影响着作物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从而影响着作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同化和分配。而稀土元素通过影响酶活性,而影响了相应的矿质元素的吸收、
集约化农业发展伴随着农用化学品投入的增加,氮肥的高量投入导致菜地生态系统氮素持续盈余,我国江淮间蔬菜种植体系作物收获后土壤剖面中大量残留硝态氮,其对后作的氮素供应
The division property of a multiset,which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integral property,was proposed by Todo[1]at EUROCRYPT 2015.Since division property can prec